张华金《可持续发展与现代社会文明》

作者:发布时间:1998-02-05浏览次数:669

内容提要:本文侧重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现代社会文明的关系。文章认为,可持续发展观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包含了现代文明的底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人类发展观的一种革命性变革,是向现代文明发展观的一个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应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文明的整体性进步。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潮流,也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在当代,讲文明和社会进步,不能不讲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体现当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涵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它自身包涵了现代文明的底蕴。

   (一)把发展作为当今人类的头等大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也体现了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发展是现代文明的本质所

在,也是现代文明的实在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赢得了难得的和平发展的大好时机,原来发达的国家,要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和解决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要在广度和深度上求得新的发展。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推翻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和主权,它们面临的首要和突出问题,更是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

    联合国顺应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潮流,已提出过两个“发展的十年计划”。1995年又被定为世界社会发展年。联合国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11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聚集一堂,共商全球社会发展大计,这集中地表明了社会发展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时代课题。社会发展,已成为当代文明的主旋律。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发展问题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1]他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提醒我们: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2],发展与当代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休戚相关。没有发展,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进入当代世界文明的大道,也只能是一种空想。

    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可贵之处,在于首先是着眼于发展,并在着眼于发展的前提下进行深层次探讨发展的可持续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论,必须立足于发展。这是它被世界各国所公认,符合当代世界文明发展大趋势的一个首要前提。

    (二)用理性和道德的视角同等地看待自然和人。

    可持续发展,以发展为前提,并以发展为核心,但并没有停留在单纯的通过不断地征服自然而促使经济数量的增长上,而是认真地考虑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承认人类不仅不能离开自然界,而且人类要求生存和发展,还“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3]

    人对自然界而言,只能说永远是其中的一分子,人和自然界其他存在物是平等的伙伴关

系。人类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身;损害自然,也就是对人类自身的损害。人类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是基于这种人与自然界共生、共荣与和谐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遵守两条基本的价值原则,它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的文明内涵。一是,在开采自然资源上要有节制。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地球只有一个。人们在开采、利用自然资源时不应当是一相情愿、为所欲为。对于自然界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各种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不能持只顾眼前的“功利主义”,不能一经探明就立即上马开采和利用,还必须为子孙后代着想。二是,物质生产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必须以节约和再生为原则。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提高利用率以及促使资源的再生和更新。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坚持节约原则,尽可能地一物多用、物尽其用,并在可能范围内促使其再生和更新,这是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也是爱护和保护人类自身的具体表现。

    (三)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为前提,又充分认可人在自然面前的自觉能动性。

    可持续发展,并不是简单地去限制人在自然面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恰恰相反,

它强调人的作用,强调人的创造精神。要真正坚持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人的自觉能动性。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说过:“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人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自觉能动性,这“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所谓自觉能动性,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在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内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没有这种主动性、创造性,要持续、健康地发展,这是不可想象的。罗马俱乐部博特金等人在《学无止境》的报告中指出:面临自然资源的逐渐衰竭,人们应当看到“人类依然拥有没有束缚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道德能力等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被动员来帮助人类摆脱它的困境”。同外部自然资源的极限相反,人的“内部界限在我们自身中存在着并孕育着无可比拟的发展潜力”。因此,就需要“把目标放在开发人们潜在的、处在心灵最深处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上面,以便使事态的发展最终能得到控制。”简言之,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求人们“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通过“学习”,增强和提高科学和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四)可持续发展观把人和精神文明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

    可持续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不是物质文明的片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高水平的现代发展模式,是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观。它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内容,突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大家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内,世界上很多国家推行“以经济增长为重点”,以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为主旨的发展方针,忽略了人口、教育、道德、治安、就业等其它社会问题的妥善解决,于是造成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局面。各种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精神空虚、犯罪蔓延等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在反思上述情况下提出的,它强调社会发展要以人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把人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19949月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强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是“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

    可持续发展把人作为“本位”和“核心”,表明对人自身发展的关注,对精神文明的关注。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善待自然、对自然界要有理性,既肯定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权利,也要肯定客观自然界的生存和延续;既要解决当代人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又要考虑为后代人的发展保留足够的资源。这涉及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毫无疑问这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把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放在中心或“核心”的位置,也就要致力于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很显然,这也是发展社会精神文明既重要、又实在的任务。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

步,建立一个既有高度物质文明、又有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相互和谐和相互促进,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正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所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这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表明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坚持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可持续发展是向现代文明发展观的跃进

   

可持续发展观既包含经济、社会、环境、人口等全面发展的内容,又包含人类精神文明这一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人类发展观的革命,是由传统发展观向现代文明发展观的一个跃进。

   (一)以片面经济增长向以社会全面发展的跃进。

    在二战后的一段时期内,世界上不少国家奉行“以经济增长为重点,以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为主旨的社会发展战略或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将社会发展仅仅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其战略目标是片面地追求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其增长率视为社会发展水平的唯一尺度。这种发展模式的缺陷是很明显的:它没有包括人口控制、特别是环境保护等项目;与上述相联系的,对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支出评价,也不是根据实际效益(如用于基础设施的支出对社会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效应),而是依据支出金额的多少(如是否比上年增加或减少)来评价;这种发展模式没有把人的素质,特别是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等精神性的因素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

    到了本世纪70年代初,人们鉴于以经济增长为唯一尺度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病,

开始重视社会多方面发展的问题。发展理论的研究也较为重视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强

调控制人口、发展教育、保障就业、遏制犯罪和社会公平等问题。但是对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问题仍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到了8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从自身的利益和缓和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出发,着手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也应运而生。

    应当说,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力求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理论,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政府也奉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

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观相比“经济中心型”(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社会制度,其理解和实行的深度、广度会有差别,但它深刻地体现了力求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

    (二)从个体和部分人的利益本位向人类本位的转变。

    我们从大家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中,可以知道可持续发展观考虑的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利益,而是全球利益;也不止是考虑当代人的现实需要,而且要考虑下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人们的视角“从主体本位到个体本位,再向群体类本位演化”。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可持续发展观所提出的在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重点符号为引者所加)。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江泽民同志在阐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时,也特别强调指出:“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4]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人的类群体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体现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它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们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5]后代人离不开上一代。这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同时考虑下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际上这是社会发展观所应该具有的一个最起码、最基本的出发点。从社会的微观角度来说,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和许多明智的家长都具有为子孙后代着想的本能,更何况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呢!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人、以致无数代人的延续和发展,这样,就更需要自觉地、周密地安排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观的可贵和明智之处,也就在这里。

    当然,在当今世界,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解和贯彻的角度也是不一致的。就从考虑后代人的需要来说吧,有的人只是从某一集团和家族或本民族的未来发展着眼,有的也只是从本国家的未来发展出发。这种考虑都有其历史、现实等原因。我们现在还不是世界大同的时代,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考虑,自然也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只是考虑本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包括其后代人未来发展的需要),而去大量剥削和掠夺别国的资源,不仅有损于别的民族和国家现实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严重损害他们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那是不可取的,至少应当受到道义上的谴责。对于这种情况,国际社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和解决。真正科学和全面地理解、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应当具备一种全球意识,应当认真考虑人的类群体的未来生存和发展。

    ()从自然界仅仅作为“人化”对象向既是“人化”对象、又是“人化”“伙伴”关系转变。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界。但人类自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后,成了相对独立的一个部分,人类史和自然史的发展,就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而发展的。人与自然界的其它动物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优越条件,即有思想、能利用和制造工具,成为一个能动的存在物,与自然界的其它动物既相联系、又相对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大大加强。“人是自然界主宰”的思想,也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笛卡尔就认为,借助于科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这种看法,虽然肯定了科学技术的力量,但也片面地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可以随心所欲。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藐视自然,以自然界的主人自居,一味热衷于“征服”自然、“人化”自然。自然界成了人类随心所欲的“征服”或掠夺的对象。这样做的后果是遭到了自然一系列“报复”,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气候异常、灾害频繁、耕地沙化、绿色植被日趋丧失、生物物种不断减少,出现了人类意想不到的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人毕竟是一种能动的存在物。能够反思自己行动的后果,转变自己的活动方式。强调生

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就意味着把自然界仅仅作为“人化”对象向既是“人化”对象、又是“人化”“伙伴”关系的现象转变。当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自然总有依存关系,要有一定的自然资源作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类也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基础上获得自身的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因此“人化”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也是人类自身进步和发展的一个标志。马克思主义的“人化自然”的思想,包含着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化自然”思想,并不是仅仅把自然界当作“改造”和“征服”的对象去进行无限制地索取和任意地予以改造和征服,而是认为人的活动不能违反自然界固有的客观规律,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恩格斯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6]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观点,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是一致的,就是告诫人们:在人化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规律,把自然界看作是伙伴关系,坚持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四)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和明确提出,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机器生产成了人类的主要生产手段,煤和石油成为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较以前有了一个重大的飞跃,人类由农业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尤其是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地增强,社会生产也获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尤为迅猛。人口和社会财富激增。在1945年至1975年的30年当中,全世界人口由17亿增加到40亿;全世界生产总值由1950年的7000亿美元增长到3万多亿美元,而从本世纪的70年代以来,被世界未来协会主席、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科尼什称为“痉挛性变革”的时期,全世界人口和社会财富的增长更是迅猛异常。联合国环境计划的第一个主持者莫里斯·斯特朗写道:“我相信,80年代是人类共同体所遇见过的最危险的10年。”现在,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在人口和社会财富激增的背后,却引发了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所引起的一连串危及人类自身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问题。以罗马俱乐部名义发表的第一份研究全球问题的报告《增长的极限》指出:“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这个报告,显然有悲观主义的色彩,对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估计不足,对人类控制自身活动方式和积极地利用与改造自然的能动性估计不足。但也应当肯定,它对人口无限制地增长和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而可能带来危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果,起着一定的警示作用。

    可持续发展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强调生态文明。所谓生态文明,其本意就是用文明的

态度去对待客观自然界,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它要求人们自觉地树立生态意识,并在自己的生产实践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相协调,积极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平衡和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可持续依存和利用的生态环境。值得重视的是,在全球范围内人们的生态意识正在加强,保护生态的自觉性正在提高;不少国家提出了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举措;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工程技术相继崛起;还出现了一些旨在维护生态环境的组织和团体。所有这些都从不同角度表明了当今世界,正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逐步转变。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和深入全面的贯彻,是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逐步转变的一个突出的标示。

 

三、中国社会主义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在当代中国

处于头等重要的地位。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不仅有可能、而且十分必要全面坚持可持续发

展,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文明的整体性进步。 

(一)当代中国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20年的奋斗,中国已经在全局范围内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已经具有相当的物质条件和稳定的社会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正日益紧迫地摆在全国人民的面前。19959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并指出:我国发展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中国需要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从人口现状来看,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已达12亿。人口基数大,素质结构差,分布也很不均衡。据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1.05亿(占人口总数的8.1%),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从人口老龄化的角度表明了中国的人口压力;到公元202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将达到10亿,出现一个庞大的就业大军,这是从就业角度,表明了中国人口的压力;到公元2030年,人口将达到16亿,这是从人口生存和发展角度表明了中国人口的压力;我国现有文盲、半文盲1.4亿,高文化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还有5000万的残疾人口,这从人口素质结构角度表明了中国人口的压力。以上这些都从人口角度,表明了我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大力提高人口质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其次,从我国资源的现状来看,也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然不算少,但按人口平均占有量计算就少了。而且资源组合不佳,后备资源也不足。有资料显示:我国土地资源面积占世界有人居住土地面积的7.2%,居世界第三位;永久性草地占世界9 %,居第三位;耕地和园地面积占世界6.8%,居世界第四位;森林和林地占世界3.4%,居世界第五位;河川径流总量占世界5.6%,居世界第六位。乍一看,自源资料的拥有量排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前面,但是我国人口密度为世界平均的三倍,如果按人口占有量来算,那么我国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量相比,草地只及1/2,耕地只及1/3,水资源只及1/4,森林和林地仅及1/6。在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是很明显的。还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作为后备资源的可开垦种植农作物的荒地,我国目前只剩1.6亿亩,而且大多数又处在利用和开发难度很大的边疆。我国自然资源的这种现实状况,也促使我们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去理解可持续发展观的合理性,从而坚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

    (二)当代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层面。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中国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是必须采取的跨世纪的发展战略。从我国

的实际国情出发,应当在下述三个层面上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实施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前面已说,中国的自然资源相对缺乏,分布又不合理,后备资源也不足,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坚持节约原则,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7]同时也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来说,一是要积极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把目前资本高投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与资源、能源高消耗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向内涵式、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这是缓解资源紧张、维护生态平衡的极重要方面。二是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治理环境污染。应当看到,我国环境状况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环保投资也不足。这些年来,由于20世纪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很明显的。我国的环保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也较大。进入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环保投资占GNP的比例一般大于2%,我国的环保投资1992年为0.80%,但1993年下降为0.70%。我们应当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适当增加环保投资。对环境污染要实行“边发展、边防治”,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环境,这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首要方面和重要前提。

    2.实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这对我国尤其重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绝不能动摇。没有经济的发展,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应当有一个度,就是要保持一个适度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这种发展速度的根据就是要考虑到现有资源利用的承受力、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就是说,不能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和局部的利益而导致任意开采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这样的经济发展就没有“后劲”,也就丧失了未来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实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考虑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时,要与环境保护和目前资源的承受力相结合,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3.实施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坚持社会主义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应当自觉地把可持续发展纳入社会主义全面进步的轨道,实施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服务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历史任务。在我国实施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看作是一个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技、经济、教育、思想道德和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互相协调和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决不能导致贫富悬殊、尤其不能出现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就是在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方针,巩固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就很自然地成为我国坚持持续发展的重要和基本的指导思想。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的整体文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际操作方面也应当要有全面、整体的观念,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角度着手。

首先,要有整体观念,全面地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其实,可持续发展观可以有不同角度的理解。从自然属性的视角,可持续发展关注的重点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受破坏;从经济属性的视角,主要关注的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发展;从文化的视角,主要关注提高人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科技属性视角,主要关注科学技术如何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可利用资源的节约和再生;从社会正义的视角,可持续发展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要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应当从上述的多视角、多方面的综合性、整体性来理解和把握可持续发展。使可持续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位,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可持续发展与推进社会整体文明相一致。   

其次,加快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8]我国原来文化和科学技术基础较差,现在也仍不很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需要强调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科学技术发展,首要的是发展生物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大多数高新技术具有高效低能、较少影响环境的优点。如生物技术,它可以建立在生物资源可再生的基础上,不消耗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不污染环境,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新兴科学技术。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是当前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较低,即使像科技与经济发展结合较好的上海也仅达到33%,与发达国家的50%以上贡献率有较大的差距。提高科技贡献率,实际上是促使经济增长过程中解决资源短缺、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再次,建立政府有效调控与社会广泛参与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中央政府依据党中央的决策全权领导中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中国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关键是在于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整。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我国政府在1994

年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表明了我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感和实施宏观调控的责任感。在实际的操作中还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中国21世纪议程》的项目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级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并逐步建立良好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及科学决策体系,也需要逐步建立配套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政策的法律体系。与此同时,要积极组织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大特色,也是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群众基础。这也就是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有社会广泛参与的全民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原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8年第2期)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1页。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2页。

[4] 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人民日报》199510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5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5页。

[7]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津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79月第1版,第31页。

[8]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