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思潮史》简介

作者:发布时间:2006-07-14浏览次数:748

 

 

《中国学术思潮史》,是一部以先秦至现代这两千五百年间八个主流学术思潮为研究对象的通史,分列八卷,共计320万字。撰写工作始于2000年春,完成于2006年初夏,历时6年半。撰写人均为长期从事相关思潮史研究的资深研究员、教授。其中,上海社会科学院4名研究员、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各一名教授、研究员。工程伊始,著作者平均年龄50岁,迨书稿集成,平均年龄已逾56岁。

 

一、总体特点

 

1、学术思潮的涌动与终结,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规律,不能以封建王朝的兴亡为划分界限。所以,本书各卷的分列也以学术思潮为时代标帜,而放弃了传统写史以封建王朝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准,由此彰显华夏民族的发展史是一个富于理想和追求,充满理性和智慧的历史;每一个学术思潮的涌动与发展,都体现着知识群体对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和理想人格的终极关怀。这种从思想文化层面上考察和分析中国历史,较之从政治制度层面上考察和分析中国历史,无疑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学术思潮史》各卷拟名,不再沿袭以往的思想史、学术史采用王朝定位和冠名的方法。淡化王朝,彰显学术思潮,不仅有助于全面、准确认识中国历史的内涵,有助于理解知识群体在中国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也有益于子孙后代对历史的反思与继承,有益于新的历史的开拓与发展。

2、从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准确阐释学术原理。由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的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等研究工作从一开始就借助西方文化的概念系统及其理论构架进行梳理分析,近年来遭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质疑与诟病,《中国学术思潮史》从传统文化自身的语言系统中梳理和阐释学术原典,展示中国学术的思想特质及其精神风貌,并且对长期以来被误读的一些重要原典如《老子》、《庄子》、《公孙龙子》等重新解读与评判,确定其在学术思潮史中的应有地位。

3、对各个主流学术思潮进行重新定位。一是将传统的“宋明理学”划分为“宋代道学”与“明代心学”两个思潮,进行各自的梳理与阐释,加重了心学思潮在中国学术思潮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二是将二十世纪以来的学术思潮暂定为“多元学术思潮”,认为这一思潮仍在发展之中;二十世纪上半叶所发生的多元学术思潮,仅仅是这个学术思潮的发轫期。这一时期提出的许多重要学术问题,有待于本世纪的继续探索与争鸣。

4、通过对各学术思潮兴衰原因的探索,梳理各学术思潮之间前后相继的逻辑发展的脉络走向;对学术思潮中的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同一流派内部各代表人物之间相互争论、相互汲收影响的深入分析,努力揭示相争与相融是学术思潮发生发展的主动脉。

5、在写作方法上,文字平实、清新,对各流派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进行叙述分析的时候,对同时期的其他学派或同一学派中的其他代表人物的思想同异及其争鸣与融合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关注与叙述,尽可能地展示学术思潮的流动性,体现思潮涌动的独特风采。

 

二、各卷要义与新见

 

《中国学术思潮史》共八卷,每卷对一个主流学术思潮的兴衰过程作系统深入的叙述。各卷不囿旧见,从思潮初起、兴盛、衰亡的进程中,对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及其历史价值梳理评说,纠正误读,阐发新见。

卷一将老子作为子学思潮第一人,认为老庄思想与孔孟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注重于“闻道”,而前者注重于“道”的实践;后者主张“相濡以沫”的仁义关怀,而前者主张“相忘于江湖”的顺应自然。老子的“小国寡民”即是其“法自然”的理想模式;庄子的“图南”精神则是“相忘于江湖”的另一种表达。认为名家内部不存在离、合两派,公孙龙不仅集名家之大成,也融合了老庄、后期墨家等众多学派的思想精华,他的《指物论》标示了先秦思辨哲学的最高峰。荀子主张“君子儒”,然而他对不同学派乃至同门之中代表人物的恶语批评及其专制主义的态度,又使他远离“君子儒”而成为以后“焚书坑儒”的思想先导。

卷二《经学思潮》以翔实史料,对汉初政治经济形势和各学派主张特点进行分析,证明经学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从今、古文各派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及学派自身特点入手,梳理出一些答案,为解开今、古文之争这一千年死结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从经学自身中寻找经学衰亡的原因。该卷认为,经学一统天下,既有保存典籍、巩固政权、维系民族感情、实现安定统一的积极作用;又有禁锢思想、学术专制僵化、扭曲人性的负面效果。

卷三《玄学思潮》围绕名教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认为中国学术思潮发展的历史,就是名教不断完善、发展、丰富的历史。本卷不满足于学术界通常使用的单一研究方法,力求打通哲学、文学与科学之间的隔阂,注意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影响,认为玄学提炼出许多哲学概念,对同时代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还从社会思潮、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视野,认为玄学中的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等思辨性强、抽象程度高的意识形态,是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的理论升华,又长时间地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当中。

卷四对兴盛于隋、唐时期的佛学思想及其兴衰得失作了系统的梳理与思考。该卷从佛教本身的发展进路来理解和研究佛教教义,在综合概括与慎思明辨的基础上,提出缘起、佛性、修行成佛的方法与途径三种理论说,以此基本框架提举隋唐佛学的核心思想,并从横向的角度展开论述,剖析各大宗派的教义,展示其相争互融的真实历史。对隋唐佛学兴起与衰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尤其对于佛学思潮衰落的原因,在分析各宗派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人才的流失,二是片面重视理论研究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

卷五认为,道学思潮是中国中古时期社会大转型在思想层面的具体反映,它既是先秦至汉唐以来中国本土文化的延续,也是对外来文化选择、淘汰、吸收、整合的结果。道学思潮的最大学术成就是为儒家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宇宙论和本体论的论证,最大的思想史意义是回应了外来思想文化即佛教的挑战,从哲学上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想的意义,重新确立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地位。同时也分析了道学思潮的不足,例如,认为道学形态具有明显的内倾化取向,内圣成德的心性之学成为主流,开物成务、经邦济世的外王之学遭到了冷落。

卷六《心学思潮》将心学界定为明代士大夫所求索的赖以安身立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并将明代士大夫的谱系追溯到中唐时期的新兴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宋代士大夫是其直接的前辈;断定张诩为白沙衣钵传人;认为阳明对先验道德本体“良知”的构想,受益于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四句教”中的心、意关系跟慧能对心体、思量关系的表述思路极为相同;对李贽与王襞的师生关系提出质疑,等等。认为心学思潮在空间上呈现多领域的时代效应,并选择了文学评论和戏剧小说这一独特视角,阐明心学在此一领域所结出的丰硕成果,从而体现了思潮的共时性特点。

卷七涵盖了朴学思潮自明末清初发端至清初衰竭的全过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鲜明特点:一是以学术为核心,旁及受其影响的其他思想文化领域,宽幅式地反映了朴学作为一种思潮而存在的形式与内容。二是打破了传统的记事体和列传体的写作体例,用通贯整体的方法,即纵向以学术流派为经,横向以学派之间的互争互渗为纬,形成动态的、交错的网络型结构,具有全面观察、整体推动的特点。三是通过深入研究对朴学思潮的发展过程进行独到的反思,例如,朴学思潮由发端到中兴的过程细分为从考经学风的形成,到“汉学”倾向的崛起,再到汉学阵营的出现,突出了清初二次学术转变的特殊意义,一次是学术方向的转变,即朴学压倒理学,演成趋势;另一次是学术理路的转变,使经学研究偏离经世致用的传统,走上纯学术的道路。通过学理价值、工具性价值两个层面,对朴学思潮的得失进行了独到总结。

卷八在众多的现代学术思潮中梳理出“西学思潮”与“现代新儒学”两个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的时代思潮,分析了两大思潮的同异,指出两者冲突的根源不在于对西方文化的吸取与否,而是文化精神、价值理念的取向不同。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多元学术思潮的高涨期称为“模仿的时代”,诸多学者期望融合中西哲学精神而使中国传统哲学获得新生,然而由于他们试图以西学诠释和重建中国哲学与文化,以致努力失败。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现代学术思潮的主流,区分了作为社会思潮与学术思潮的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意在凸现出被学界长期忽视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与学术性的内涵。

 

《中国学术思潮史》于2000年列为上海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2001年列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课题,2006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0066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主编尹继佐、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