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铭贤:“拒签事件”拷问医患关系的本质

作者:发布时间:2007-11-30浏览次数:592

  ●医患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医学伦理关系,和谐是医患关系的内在要求,其基础是信任。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这种信任动摇了,甚至部分瓦解了。一些患者及其家属戴着有色眼镜看医者,也有一些医者戴着有色眼镜看患者,这种相互不信任才是最可怕的
    ●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医德滑坡”现象,这是必须纠正的。但总的来说,广大医务人员依然值得信任和尊敬。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那就是把医者妖魔化、漫画化,如此走极端,以偏概全,似乎医者既无德行又没本事,符合事实吗?
    ●就医患关系而言,价值选择的失误主要表现为三点:其一,过分强调和夸大了经济利益;其二,忽视了自主、公正等重要价值;其三,忽视了医学自身的规律和要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要在价值选择上坚定而恰当地加以调整,并有制度安排的保障
   
    11月21日发生在北京朝阳医院一位孕妇因其男友肖某拒绝在剖腹产手术同意书上签字而致死的悲剧,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人们在问:为什么肖某在长达三小时的抢救过程中,一直顽固拒绝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悲剧发生后又把责任全部推给医务人员呢?为什么医务人员把签字放在第一位,把保护自己看得比救治患者更重要呢?由此强烈呼唤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医学伦理关系,和谐是医患关系的内在要求,其基础是信任。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这种信任动摇了,甚至部分瓦解了。一些患者及其家属戴着有色眼镜看医者,似乎他们不再是治病救人的天使,而成了凭医术牟取私利者,甚至是“白狼”。同时,也有一些医者也戴着有色眼镜看患者及其家属,不再把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看作自己的本分和天职,而处处提防着患者,甚至把患者视为“刁民”。这种相互不信任才是最可怕的。
    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医德滑坡”现象,出现了“天价医药费”、收受“红包”、马虎潦草之类遭到普遍诟病的事。这是必须纠正的。但总的来说,广大医务人员还是在为保护13亿骨肉同胞的健康而辛劳工作,依然值得信任和尊敬。我们不会忘记,SARS肆虐期间,他(她)们曾被赞誉为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像华益慰那样“值得托付生命”的医生,也并非绝无仅有。
    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那就是把医者妖魔化、漫画化。妖魔化,就是把医者刻画为不顾患者死活、只从患者身上获利的群体,是穿着白大褂的“狼”。漫画化,就是把医者描写为缺乏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冒牌货,比如把茶水当作尿液送到医院化验之类的恶作剧。如此走极端,以偏概全,似乎医者既无德行又没本事,符合事实吗?对医者和患者有什么好处?从医本来就是高风险的行业。他们的压力够大了。有调查表明,90%左右的医者不愿自己的子女继承父业、母业,医务人员的平均寿命仅68.3岁,低于平均水平2-3岁。为什么还要这样给医者增加无谓的压力,动摇患者对医者的信任,使医者和患者都蒙受伤害呢?作为与医者有较多联系的非医者,我谨呼吁:给医者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患者是“刁民”吗?不是。确有少数患者或其家属到医院漫天要价、寻衅滋事,甚至殴打医务人员。对此应予反对和制止。但广大患者对于医者还是信任和敬重的。由于信任和权力不对称,总的来说患者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多数工人、农民、退休老人,他们或者缺乏医疗保障,或者经济比较困难,或者知识低下,对于他们,医者只能给予更多的同情和关爱,决不能视之为“刁民”。即便是肖某,我们或许可以责怪他的无知和偏执,但也不是什么“刁民”。他也是医患不信任的受害者。医者是为患者而存在的,只有在为患者服务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没有患者就没有医者,也不需要医者。因此,从本源上看,患者是首要的,患者才是医者的“衣食父母”,有什么理由与患者相对立呢?
    宋代寇宗奭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医不慈仁,病者猜鄙,二理交驰,于病何益?由是言之,医者不可不慈仁,不慈仁则招非;病者不可猜鄙,猜鄙则招祸。惟贤者洞达物情,各就安乐,亦治病之一说(悦)耳。”这里说得很清楚,医者对患者要仁慈,患者对医者要信任。若能如此,则医患和谐,两者都快乐,得益;不能如此,则医患不和谐,两败俱伤,招非招祸。这段话揭示了医患关系的本质,今天读来尤觉亲切、深刻。
    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到医者慈仁、患者不猜鄙呢?我认为要在价值选择和制度安排上下功夫。
    就医患关系而言,价值选择的失误主要表现为三点:其一,过分强调和夸大了经济利益;其二,忽视了自主,公正等重要价值;其三,忽视了医学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因此,要在价值选择上坚定而恰当地加以调整,弱化经济利益而强化人文关怀。价值选择要体现在制度安排上,并有制度安排的保障。比如此次“男子拒签字致产妇死亡事件”,如果有特定条件下可免除知情同意的规范或法律,或许就可避免悲剧的发生。
    (作者为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学部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文汇报》,2007.11.30 版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