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业于同济大学,本科学的是建筑学,研究生学的是建筑历史及理论,应该说是个地地道道的工科学生。从66年大学毕业到79年读研,13年是在建筑工地和设计院度过的。自己也想不到,我的下半辈子会在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而且一干就是26年。
记得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办了几期高校美学教师讲习班,哲学所是筹办单位之一。因为我导
进了哲学所,才知道搞理论研究的艰辛。虽说在写研究生论文时也读了一些美学论著,但那是零星的,实用主义的,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挑些有用的章节为我所用罢了。而要成为一个职业的研究者,就非要把基础打牢点。于是订了一个较系统的读书计划,向前辈和同时进社科院的同事求教,将文科大学生必读的美学书籍,一本一本老老实实地补起来。回想起来,当时的学习生活的确很紧张。在大楼215室内,
到社科院后我的第一篇文章是《拉奥孔与古典园林——浅论我国园林艺术的综合性》。文章写就于82年秋冬之际,实际上是对我读德国古典美学家莱辛之名作《拉奥孔》笔记的整理。写好后我试着送到《学术月刊》,主要是想让编辑多提些意见,以提高自己写论文的技巧。想不到大编们对这篇文章很感兴趣,稍作修改就发表在《学术月刊》83年第3期上了。发表后据说反映还不错,后来被评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1983-1985)。87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的《中国园林艺术概观》一书,由美学界泰斗宗白华主编,我的这篇论文列为第二,排在
初次尝试成功之后,我发表的论文渐渐多起来了,后来又学着写书,从87年出第一本书《旅游美学》起,到95年,平均每年一本书,几篇论文。其中《旅游美学》、《园林美学》二书于92年、93年先后在台湾出直排繁体字本,成为地景园林专业学生的理论参考书。现在回想起来,我之所以能较快地入门,取得一定的成绩,是因为有较深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要比纯文科学生要杂些、广些,发现问题的视角也开阔一些。实际上,我的所谓美学研究并不是纯理论的思索,而是介于文科(美学理论)和工科(建筑、园林学)交接面上的耕耘,主要是探索或者说是找寻这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性。由于自己较为注重艺术实践,到社科院工作后还多次参加同济、交大园林专业的考察和评审活动,参加古建筑修复和重建活动。所以这种找寻就不是从书本到书本、脱离实际的研究,而是对实践活动的思索和感悟。我曾经问过台湾东海大学地
我们哲学所同仁中,学工的唯有我一人,在社科院中可能也很少。在学科交叉越来越频繁,分界线越来越模糊的今天,作为社会大智库的社科院,能否广吸人才,引进各种专业,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学生,一起投身到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中来,的确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