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冰海《美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发布时间:2008-09-05浏览次数:813

人是社会的主体,这就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虽有多种因素,但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当然,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其途径也是多方面的。但是,美育却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与自身的,所以,只有不断提高人的审美修养,才能更好地提高人的审美创造能力,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命题,五中全会根据形势的发展,又进一步提出“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200610月召开的六中全会,就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并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与以往任何一种所谓“传统和谐社会”是不同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人民谋幸福。这就要求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社会的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不断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人是社会的主体。这就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虽有多种因素,但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当然,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其途径也是多方面的。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与自身的,所以,只有不断提高人的审美修养,才能更好地提高人的审美创造能力,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美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其他教育只是和人的某一方面相联系,而美育则和整个的人相联系。美育能给人的心灵以本质的定性。美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全面地培养人,也就是使人的身心得以协调和谐地发展,成为具有崇高人格和富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也证明,只有以美育人,把美育与其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并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人是和谐社会的轴心

 

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美好生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思想家提出过许许多多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现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与要求。

人是和谐社会的轴心,这其中有三层意思。

第一,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动物不同,动物仅是一种单纯的生存,而人是一种社会群体,有自己的思想情感,自己的生活追求,知道自己的存在价值并通过实践创造新的价值。人之所以追求和谐是因为和谐能给人带来安定、舒适和愉悦,更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一个社会若总是处于激烈的矛盾斗争之中,人的生存与生活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一个单位与家庭也是同样如果总是矛盾重重、吵闹不休,不仅谈不上安定有序,充满活力,而且是一种痛苦,很难有好的发展。当然,这里所讲的“和谐”,是指事物的平衡协调性,正如六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第二,和谐是人创造的。“和谐”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一个社会范畴,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就以中国古人提出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这些古训来说,并不是有了人类社会就认识到的,而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才逐渐体会到的真理。当然人对“和谐”认识的深度与创造能力,也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是为了人的更好生存与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只有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不然我们不可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在我国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由于利益矛盾的冲突诱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凸出,同时中国将长期面临经济增长同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运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和解决。在这里尤其重要的是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人们学会运用理性精神冷静地面对各种社会矛盾的问题,加强社会凝聚力,团结一致,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

 

二、坚持两类和谐的统一发展

 

和谐可分为两类形态,一类是看得见的,一类是看不见的。所谓看得见的和谐,比如走进一所小学校园,环境优雅,教职员工精神焕发,马上就能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直接的美。看不见的和谐,是指事物内部结构的深层状态,一般说来,用肉眼是看不到的。这两类和谐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注重看得见的和谐,而忽视看不见的和谐。这不仅是认识上的一种片面,而且容易造成种种失误。其实,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早就说过:“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1]这是一条具有深刻内涵的哲理。

看得见的和谐与看不见的和谐作为一对矛盾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无论是看得见的和谐还是看不见的和谐,都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表现为一种协调性,这是它们的共性。一般说来看得见的和谐与事物的具体性和形象性相联系,而看不见的和谐比较抽象,并有某种不确定性。

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在实践中容易注重看得见的和谐,而忽视看不见的和谐。其实,看不见的和谐正是构建看得见的和谐的基础。看得见的和谐是由看不见的和谐转化而来的。可见,只有更加重视提高人的精神素质,才能更好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一个人格低下、内心世界龌龊的人是不可能创造出真正和谐的美好事物的。即使有某种偶然现象,那也不过是一种假象,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同时,看得见的和谐事物的存在,尤其是良好的社会环境,又会对人的内心世界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激励人们更加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进行更高的审美创造。由此可见,两类和谐形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

 

三、提高审美世界的精神品位

 

审美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受其一定的审美观所制约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与审美心理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比如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已不满足于一般的温饱,而且还要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不再是注重一般的实用,而是要求实用与美观相结合,在某些方面,更珍视物品的审美价值。节假日期间,人们喜欢结伴外出旅游,到风景区陶冶性情,等等。所有这些审美观念的变化,无疑都是一种新的精神解放和进步,将会更好地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当前审美世界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注意研究,并努力加以改进,才能有利于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审美的感性化倾向。在当前的审美活动中,审美感性化的最大特点,就是片面追求审美直观的感性刺激。审美活动当然离不开娱乐,“寓教于乐”是美育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片面追求审美的感性刺激,正如德国美育家席勒所提出的,其结果必然是“使人变成一种物质,而不是给人以物质”,也就是人成了物的奴隶。人之可贵,不仅在于人有情感,而且具有理智,并运用理智统领情感,为实现人生的伟大理想而奋斗。审美的感性化倾向就是把人类降低为一般的物,用单纯的物欲来满足人的感性要求,这只能把人引向歧途。

其次 ,审美的功利化。其主要表现是人性浮燥,急功近利。认为只要有钱就会拥有美,就会获得美的享受,把美当成装饰品。其实,尽管某些“大款”们身着名牌、满身珠光宝气,也根本谈不上美,只能给人一种暴发户的感觉。美是一种精神气质的体现,是超功利的。美象征着高尚、纯洁、和谐、清新、丰满和富有活力。孟子说:“充实之谓美。”一个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内涵,才能“山蕴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处处给人一种美感,也才会真正懂得美的珍贵与美的创造。

再次,审美的世俗化。其突出表现是容易满足于日常生活层面上的审美享受,并以所谓“实惠”作为审美价值的坐标。一个人如果沉湎于日常生活层面上的乐趣,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与追求,那人就很难有所作为,也不会有真正理想的生活。理想的生活离不开生活理想的创造。一个人生命力的价值是由精神价值决定的,追求的目标越大,其聪明才智才会得以更好发挥,生命与生活也才会更有意义。生活中无数事实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肉体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而在于灵魂,也就是精神境界不同。而精神境界的提高,离不开理想的追求与修养。

20068月中旬,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有一则报导称,东北农村有户人家办丧事,为了制造所谓“人气兴旺”,居然请来某文艺团体进行脱衣舞表演,实在荒谬至极!办丧事是件很严肃的事,此种做法也是对死者的亵渎。从这件事也可看出,某些人的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已发展到何种地步!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有其社会根源的。市场经济是以商品和物的依赖为基础的,金钱财富对人的诱惑力极大,一个人缺乏高尚的精神支柱,很容易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造成人格的自我分裂。所以,愈是发展市场经济,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愈要重视审美教育,引导人们学会艺术化的生存方式,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走出个人狭隘的小天地。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盲目攀比的,只能给人带来许多烦恼与痛苦,所以,做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才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努力塑造美的人格

 

事物都有自己的“格”,做人当然更要有自己的人格。

人格是指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的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人格是构成人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因素,因而在它形成之后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所以,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自觉按照自己的人格要求行事。西方有句格言说得好:“人格是最好的信用卡”。

人格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实践与教育的产物。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同社会教育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黑格尔说:“教育是绝对的东西的内在环节,并且有无限的意义。”[2]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只有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才能有效塑造美的人格。

人的精神是由真善美诸因素所构成的。文化是人的灵魂。人只有在文化中才有自己的作用与地位。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3]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建设和谐文化、提高人的精神素质放在重要战略地位。这里,特别要抓住以下几点:

()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理想是指路的明灯。邓小平曾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和共同理想,因为只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必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价值选择冲突在所难免,这对打破过去那种抽象单一的价值模式、激励人们自我价值的发挥,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在目前诸多价值观中,确也有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美好与丑陋之分。而错误的、落后的、丑陋的价值观与缺乏先进的理想分不开。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摆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人作为个体来说,当然会有个人的理想追求.在可能条件下,社会也必须予以关注,才能更好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但是,社会是一个整体,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与理想,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所以,个人理想只有与社会理想相结合,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培养良好的个性。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即明确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黑格尔也说过:“自由是心灵的最高定性。”[4]这是因为人只有处于自由的状态,其才能与智慧才会得到更好发挥,才能更好体现人生价值。这里所讲的“自由”,是对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而不是如后现代主义所宣扬的“只要活得开心,不要任何约束。”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有绝对的自由。历代皇帝都企求长生不老、万寿无疆,结果还不是一个个照样死亡。所以“自由”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无知”总是不自由的,因为其面对的是一个无知的世界,如果盲目行动,就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处罚。我们所讲的培养良好的个性,就是有远大的人生理想,自尊自信自爱、不卑不亢、光明磊落、脚踏实地,走自己的人生道路。一个人缺乏人格的独立性,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就谈不上有自己的个性;一个人私心很重、贪赃枉法,表面上看来也许生活潇洒,其实内心世界是很空虚的,一旦事发,就会落得身败名裂,痛苦万分。

人的全面发展与培养良好个性是辩证的统一。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个性。从这个意义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培养良好个性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培养良好的个性又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良好个性本身就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和愿望,而且良好个性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示范作用,从而会更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既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重视不够,同时,对人的个性发展更加重视不够.甚至对某些具有明显个性特征另眼看待,这就很容易造成对人格的扭曲,对社会与个人发展都将是有害无益。

()提倡创新精神。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提倡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教育的精髓是启迪智慧。知识是死的,智慧是知识、经验、修养与情感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素质,是人生最可宝贵的。美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从塑造美的人格着手,使个体成为一种主体。所以,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上培养生活的“艺术家”,使人更加热爱生命与生活,热爱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原载《美与时代》2007年第一期)



[1]引自.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57.19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03

[3]2005219.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

[4]黑格尔.美学.1.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