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价值观多元化的新形势下,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做到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引导社会风气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倡导科学的价值导向,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核心思想的佛学,其中含有丰富的伦理道德学说,因而与“八荣八耻”内容也有诸多交集之处,如热爱祖国、服务人群、勤学知识、不辞劳苦、团结助人、诚实守信、遵守本分、节俭自持等方面,研究发掘佛教伦理中的有益成分,广而告之,深入人心,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和推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无疑可以发挥积极有效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八荣八耻 佛教伦理
中国佛教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其核心思想,形成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下面就“八荣八耻”与佛教相互之间的关系逐一进行论述,以彰显二者在本质上的相通与相似之处。
1,一般说来,全球性的宗教宣扬的是自称具有普世性的真理,适用于拯救全人类,并不局限于国家政治和自然地域的概念。但是,任何宗教由于产生的地区和民族差异,在所谓普世性的真理背后,又莫不烙上各自的国家观念与价值系统,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如此。佛教,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古老而有影响力的宗教之一[1],同样有着鲜明的国家观念,并且强调以报“国土恩”的方式来体现爱国的重要性[2],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危害自己祖国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
以今日的眼光来看,爱国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所必须遵行的最基本义务。通常而言,一个人至少都有两个母亲。一个是他(她)的生身之母;还有一个就是像生母一样哺育他(她)成长的祖国,也是他(她)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因此,热爱自己的祖国,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母一样自然。否则,何以为人?尽管后一个母亲是抽象的概念,却如影随形,与你相伴终生。就佛教而论,虽然以“出世间”的方外身份著称于世,但同时更以积极入世的精神表明自己的存在,关心时事,忧国忧民,而“爱国”也历来是佛教的优良传统。而今大家习惯于将“爱国”与“爱教”连起来使用,是在无形中将二者作为自己身心的依托。爱教,是佛教徒的标志;爱国,是一个公民的本分。佛教的爱国理念是建立在报恩思想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报答佛陀所说“四重恩”中的“国土恩”。原因很简单,一个人没有了自己的祖国,就像离开了土壤的树苗,他的身心如何安立?古话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是这个道理的有力说明。
在释迦牟尼佛的晚年,当矫萨罗国的毗琉璃王率领大军进攻他的祖国——迦毗罗卫时,佛陀曾先后三次亲自出面阻止。这个举动充分说明佛陀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佛陀的做法与我国儒家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胸怀相若,作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出家人,同样是热爱祖国的楷模。尤其是在国土板荡或外患尤烈之际,屡屡可见高僧挺身而出,为国分忧的身影。远的像少林寺僧的帮助秦王李世民结束内乱、统一宇内的努力,近的如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僧尼居士在各地举办救国息灾法会,与全国抗日军民共赴国难。上海佛教界在圆瑛会长的领导下,组织僧伽救护队,抢救伤员;圆瑛与太虚还分别在东南亚或南亚诸国募集资金、药品,支援抗战。震华法师则著《僧伽护国史》一书,竭力表彰历史上僧伽大无畏的爱国热情。都是佛教界人士报答“国土恩”的重要体现。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为什么要强调服务人民呢?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是以各种方式与他人打交道。人民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是实实在在的,并且以个体与群体或个体与个体的方式来体现的。服务人民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精神追求,而且也是个体具体行为中所时时不可以忘怀的。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佛教有着更为深刻的阐述。佛教是以缘起论为基石的,缘起论的主旨在于,阐述人与人、人与自然一体的思想观念,如同一张巨大无比无形之网,每个人都是这张巨网上的一个纽结。人类是群居的动物,需要交流,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人不可能“遗世而独立”,作为佛教徒,自然也不能关起门来修行,像小乘人那样做不管世事的“自了汉”,而应当奉行大乘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理念,“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3]各人根据能力大小,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自己的一分贡献。有了这样的理念垫底,“自利利他”,“人溺己溺”,上升为全心全意地服务于人民,乃至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菩萨行”,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此与上面讨论的报恩思想也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一事当前,既替自己着想,也为别人设身处地。作为出家人来说,虽不能做到像菩萨们那样“头目脑髓,皆可施与他人”,但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信徒的理念是不可或缺的。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说好话,作好事,既可“庄严国土”,也能“利乐有情”。著名翻译家傅雷曾说过:“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4]再说得直白一点,也就是像台湾星云法师说的那样,要“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5]使寺院真正成为人们业余休闲并接受佛法、提升精神境界的美好家园。
3,佛教与科学的关系,在国内是最容易引起误会一种关系。国内科学界大都认为,佛教与科学是对立的,不可调和。因为宗教是迷信,科学是真理,二者不可能走到一起。佛教既然是宗教,也不例外。近百年来,佛教界慑于科学在诸多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并因之形成的超强威力,不得不努力拔高佛典中某些仅含科学“颗粒”的东西,上升为科学思维,硬要与科学“攀亲戚”,甚至于认为,佛教早已超越科学,比科学的成就更高明,比如,说什么“佛教本身就是科学,是超前科学,是顶尖科学。”[6]然而,这么说的人往往并不真正了解什么是科学,只是出于护教的热诚,错误地以为只要把佛教与科学捏在一块儿,便能无往而不胜,事实上,“强扭的瓜不甜”,科学界总体上并不买帐,依然坚持佛教是迷信说的论调至今依然有着很大的市场。其实,佛教界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不错,佛经里确实存在许多符合科学的因素,如“佛观一滴水,八万四千虫”,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情形是十分相似的,再像现代医学观察到的胎儿在母体中各个时期器官组织神经逐渐发育的过程,在《修行道地经》里也有比较详细类似描述,如此等等,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佛教与科学可以并行不悖,并非完全对立,只是佛教中的科学因素仅仅服务于其宗教的目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与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完全等同起来。至于有人甚至将佛经所说提高到比现代专业科学更高明的程度,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既无知又荒谬,不但不能提高佛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反而增进科学界人士的反感,这对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实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们提倡学习各种知识,反对愚昧无知,与佛教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佛教特别强调智慧,决不赞成愚昧的做法,因而主张于“五明处”学,以增强自己应付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对机说法,利益有情众生。所谓五明,用现在通俗的话说,就是泛指世间常用的五种学问。其中的内明,专指佛法;医方明,指医学、药物学、咒术等;工巧明,相当于现在的工艺、技术、历算之学;因明,指论理学,亦即逻辑学;声明,是指语言、文典之学。可见内容还是非常广泛的。当然,如果按禅宗的根本意图来说,还直接提倡怀疑精神,并且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因为有了怀疑,你就会设法去了解它,破解它,朝斯夕斯,锲而不舍,直到最后全线贯通,也就是禅宗所谓涣然大悟的过程。从上所说,我们不难了解佛教并非是一种自我封闭的古老宗教,而是开放式的可以包容世间许许多多各种知识技能学说系统。它的极端说法是“一切世间法都是佛法”,可以说明佛教对于所有世俗学问的胸襟和气度。
4,鼓励辛勤劳动,反对好逸恶劳。说起辛勤劳动,古代的禅师称得上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农夫”,他们大都远遁山林,不辞劳苦,自耕自足,有着农民吃苦耐劳的优秀传统。他们所到之处,在当时往往是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虎豹成群,随时有生命危险,但他们不畏艰难,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经过几代禅师的开垦,而今早已成为现代人旅游休闲的名山大川,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实际应该说是“天下名山僧建多”才符合历史事实,这些名山完全得力于禅师的含辛茹苦,精进不懈,才有我们今日“后人乘凉” 的快乐。正像历史上的觉浪禅师所说的那样:
世语天下名山僧占多,非僧占也,世人自有所系,不能到耳!即今五岳群峦,穷海绝岛,不是龙蛇之所蛰,即鬼怪之所栖;不为逃亡之所依,即奸盗之所伏。自非离尘拔俗、不求声色货利之人;忘形死心、弗恋恩爱名位之士,安能孤踪只影,入无烟火之乡;涉险跻危,造不耕织之地乎![7]
禅师们岩居涧饮,一瓶一钵,息影江天。百丈禅师在建立丛林之初,就大力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并身体力行,成效显著,而今,他的主张不但早已成为中国佛教界的座右铭,而且已广泛影响到民间,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口头禅”。
5,主张“六和”,团结互助,反对损人利己。古话说,“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等,都是说明团结办事的重要性,强调团结与互相帮助,是任何一种宗教都格外重视的,因为没有群体意识、没有团队精神的宗教集体是不可想象的。佛教自然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理解与实行方面更为全面和重要,比如,在僧团中流行的“六和敬”法,就是明显的例证,所谓同住者团结友爱——身和共住、不吵架骂人——口和无诤、意气相投,一同做事——意和同事、一起持戒修行——戒和同修、有不同看法,协商解决——见和同解、利益平均分享——利和同均,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试想在一个几十号人一天到晚在一起,同吃、同修、同住,如果不能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谦让,相互团结,那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因此,“六和”精神对于社会人群(尤其是社区)和睦相处,具有非常有益的启示。
6,坚持诚实守信,反对见利忘义。佛教诚实守信的具体表现就在于“不妄语”——不说谎,是佛教的一条基本戒律之一。也是信仰佛教的最低条件之一,无论是在家信徒还是出家法师,为人诚实,说话算话,所谓“出家人不打妄语”,已经通过报刊、书籍、电视等传媒成为人们心目中值得信赖的箴言。而对于见利忘义的负面例子,从古到今,在现实生活中真是屡见不鲜,何止千万!比如,古代笔记中记载的小偷在别人的眼皮底下盗窃金子,被逮住,“不见人,徒见金”的利令智昏。再如,在当今社会转型期间,人们期望发财致富的愿望空前强烈,因而“一切向钱看”的风气,甚嚣尘上,有些人为了发财致富,可以丧尽天良,六亲不认,可以置基本的道德与威严的法律于不顾,铤而走险,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杀人越货,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尽管经政府主管部门一再打击,却依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但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他人的利益,有时甚至无异于谋财害命。当然,最终他们往往也把自己送进了监狱或送上了断头台。仔细想想,这是多大的代价!
7,倡导遵纪守法,反对违法乱纪。佛教戒律对于一位佛教徒的要求,已大大高于普通社会人遵守法律的要求。从大的方面说,社会法律与佛教戒律虽然属于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是政府为维护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生活秩序而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律法,接受的对象是全体的公民,一旦触犯,就会受到有关方面的追究责任;同时,作为社会人,人人都有各自的工作,性质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规章制度,遵行规章制度是做好工作所必须的,因此,敬业也是人人应该做到的。后者的适用范围仅仅限于黄墙之内的僧团组织,内容并且也完全是出于僧侣自觉自愿遵行的,也是个体道德上的最高要求,严格自律,清净自守,否则要是有严重的违犯清规戒律行为,也同样会受到寺院“迁单”的处罚。由于佛教以有形的戒律条文与无形的氛围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约束僧团大众,并成为个人自觉自愿的言行,所以使得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良好的品格与修养,从而在整体上成为当时社会道德的楷模。基于此,我们知道任何有人群的地方就不可能没有维持秩序的律法或规矩,无论是方内还是方外,概不能免,否则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乌合之众能得以成事者,古来无有。
8,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乐在其中,远离骄奢淫逸。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取得了许多成就,相对于过去,是富起来了,但国家的实力依然有限,还不能高枕无忧,忘乎所以,还必须勤俭节约办事,不能随便浪费。钱是你个人的,资源却是大家的,你奢侈挥霍,是对地球能源的糟蹋,也是浪费别人的资源。——说起艰苦奋斗,佛教界,尤其是古代的禅师真是我们光辉榜样。近代的印光大师平日里异常节俭,甚至连一口开水都舍不得浪费。这在佛教界是出了名的。不仅如此,在所有的寺院里,其中斋堂(五观堂)的墙上,都张贴着“五观”的警句条幅,上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衫一褛恒念物力维艰”。强调粮食来之不易,应当节俭受食,浪费罪过。所以,以社会的价值标准来衡量,佛教界应该基本不存在骄奢淫逸的行为,出家人“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身无长物,两袖清风,所以深受世人的尊敬。
总之,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佛教所提倡的严净毗尼,“自净其意”,在遵循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前提下,有着更为严格的崇高要求,在精神本质上有着重要的一致性,而在内容上也完全可以作为“八荣八耻”的补充和进一步升华。由于二者适用的对象完全不同,自然不能强求一律,生搬硬套地使用。但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出家人,除了自己要以身作则之外,还要利用寺院的场所传播佛教教义中与“八荣八耻” 关系密切的伦理道德思想,积极有效地向社会上的在家信徒传播,从特殊的角度来推广“八荣八耻”的道德规范,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是可以收到意外的效果,使之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成为社会上有公德心、有责任心的公民,也是我们出家人应尽的教内义务与社会义务。 (原载《佛教伦理与和谐社会》 2007.1)
[1]据
[2]佛教是以报恩的方式来体现其社会责任感的,其中“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最通行的说法。这四重恩是父母恩、国土恩、师长恩和如来恩。
[3]《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正藏》第25卷,第256页中。
[4]《傅雷家书》第96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5]满义法师《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第108页,台湾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版。
[6]龙昂《创建“科学佛教”刻不容缓》,台湾《海潮音》杂志第79卷,第九期,第21页。
[7]《觉浪盛全录》卷二四,转引自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卷四《深山之禅迹与僧栖第十三》,中华书局,1962,第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