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实验室的社会运行》The Social Operation of Industrial Laboratory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9.9万字。
内容简介:本书是在1996年底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与2002年底完
【目 录】
理论篇
第一章 工业实验室的定位
§1.1 实验室的含义与类型
§1.2 创新与创新源
§1.3 工业实验室的社会定位
第二章 “运动员—裁判”公理
§2.1 资源配置的差异
§2.2 规制“三性”
§2.3 “运动员—裁判”公理
“运动员”定则;“教练”定则;“裁判”定则;“运动员—裁判”公理及其意义
第三章 科研组织与企业的整合
§3.1 对企业的认识
职能视阈下的企业;交易视阈下的企业;契约视阈下的企业;组织运行视阈下的企业;动态视阈下的企业
§3.2 企业性质与科研组织
§3.3 科研组织与企业的关系
科研组织与企业的区别;科研组织与企业的联系;科研组织与企业的整合: 研究与发展(R&D)公司
§3.4 企业选择创建科研组织的一般因素
纵向一体化;完整的技术创新活动离不开企业;市场机制与竞争力;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
§3.5 企业与科研组织整合的边际分析
历 史 篇
第四章 科学研究的职业化
§4.1 非职业化的科学研究活动
§4.2 科学研究成为职业
城市化与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自然科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体制中的确立;社会对科学研究兴趣的转移
§4.3 科学研究活动的职业化
科学交流体制的形成;国立科研组织的产生;科学研究活动职业 化的展开;科学研究活动职业化的扩散;结论性评述
第五章 企业科研活动的兴起
§5.1 企业的起源: 社会分工与专业化
§5.2 早期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5.3 近代早期的技术创新活动
§5.4 企业科研活动兴起的环境
物质技术条件: 大工业的激励;社会观念的变革: 新教伦理与商业精神;人才准备: 教育的资本化和科学家的民间化;规制的创新: 专利制度和反垄断法
§5.5 企业科研活动兴起的表现及其意义
第六章 工业实验室的演进
§6.1 分析工业实验室演进的基本判据
判据的初步筛选;基本判据
§6.2 第一波工业实验室
大学实验室和独立实验室的出现;科技界的参与和科技型企业家的示范;企业内科技雇员的增长;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工业实验室;工业实验室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
§6.3 第二波工业实验室
美国的工业实验室;日本科研资源的民间化和工业科研的诞生; 基本特征及其表现
§6.4 第三波工业实验室
原有特征的巩固与加强;基本标志与基本特征;中小企业科研的兴起;工业实验室的国际化
§6.5 第四波工业实验室
§6.6 趋势: 日本的经验及其启示
运 行 篇
第七章 工业实验室的内部运行
§7.1 因创新性“生产”而存在
§7.2 实验室创新活动的案例分析
案例1: 贝尔实验室与磁性录音器;案例2: AKZO公司实验室与α烯烃、端粒脂肪酸
§7.3 实验室创新活动的一般过程
§7.4 实验室创新活动的基本构成
研发主体;研发目标;研发内容;研发资源;文化环境
§7.5 内部运行的结构与规范
§7.6 内部运行的一般经验与教训
以项目为核心的研发运行;科研职业角色的定位、冲突和协调; 对管理者、决策者的基本要求;结论性评述
第八章 企业与工业实验室运作
§8.1 生产体制与科研组织
§8.2 基本结构及其职能
§8.3 企业规模与科研组织
企业规模的一般决定;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已有认识; 经验检验及其初步分析;推论: 企业规模与科研组织的关系工业实验室的社会运行
§8.4 企业运作与实验室组织
§8.5 产业技术复杂程度对企业科研的影响
第九章 社会互动中的工业实验室
§9.1 科技型企业崛起的影响
§9.2 国家创新系统中民间科研的作用
国家创新系统的内涵;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职能;国家创新系统 中民间企业的基础地位
§9.3 科技与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的区域创新联合体
区域创新联合体的发展历程与内涵;区域创新联合体的基本结构;衡量区域创新联合体的原则和向度;区域创新联合体的生命周期与成功经验
§9.4 区域环境下的实验室运行
实验室的业务运行;案例1: 皮尔金顿财团;案例2: 普列赛有限公司;区域创新联合体下的研发公司
结束语 科技资源配置的民间化是强国之本
参考文献
后 记
【书 摘】
理论篇
第一章 工业实验室的定位
§1.2 创新与创新源
按照研究性质的不同,人们把研究通常区别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发展研究。就基础研究的目的而言,旨在进行科学发现与科学理论的创新;就应用研究而言,技术发明是应用研究的核心,其目的是应用新的技术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的问题、矛盾和排除疑难;就发展研究而言,主要是指促进新的环境的变迁与改进产品、工艺、服务和劳动条件等。因此,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及其商业化推广、应用的基本特点是“创新”。创新是科研工作的灵魂。
所谓创新(innovation),源自拉丁语“innovare”(更新),其本意是指“改革”或“推陈革新”、“除旧布新”、“吐故纳新”等含义。由于和不同的内容相结合,“创新”所指的内容存在巨大差异。如思想或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等;按照实施创新的行为主体,创新可分为由政府实施的创新、由民间实施的创新、由科研机构实施的创新、由高校实施的创新、由公益性组织实施的创新,等等;按照实施同一个创新行为主体的多少,创新可以分为集体创新、个人创新;按照实施方式,创新可分为合作创新、独立创新;按照创新的新颖性,创新可分为原创(从无到有)、一次创新、二次创新,等等。
通常而言的企业创新一般包括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制度创新两大部分。一般公认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早提出的。他把“创新”与“发明”、“发现”区别开来,将其定义为在生产体系中引入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这种新组合具体包括五个方面:(1)采用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掌握一种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