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为主题,这不仅将使世界各国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和交流城市文明的成果和经验,也将以上海这座城市为窗口,具体展示中国城市的文明程度。换言之,上海城市本身,也将是本届世博会的重要展品之一,上海各行各业尤其是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行业,就是这个展品的关键部位。
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利用市场和资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和物质文明。但毋庸讳言,资本在西方历史上起过的“非常革命的作用”,在我国也程度不同地重复发生作用。所谓“非常革命的作用”,是就西方历史上资本对封建宗法制度田园诗般关系的破坏而言的。这是因为,资本具有发现并将一切使用价值都转变为交换价值生产的趋势。因此,不单劳动力成为商品,而且所有古老的职业都将被抹去传统的灵光,传统的职业关系成了雇佣关系,过去令人尊敬的职业和专家成了赚钱工具和可与货币交换的商品。在我国,没有普遍发生这种状况,但是,由于资本已经成为社会财富生产的基本方式,而这种生产方式又具有将所有使用价值都作为交换价值来生产的趋势,我国社会中各个领域各种职业的经济化雇佣化,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职业的商品化、生意化和唯利是图性,即随这种雇佣关系而来的资本属性,似乎也难以避免。2001年,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那么,职业道德对于资本有什么作用呢?资本与职业灵光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说资本抹去职业的灵光,有两层意思:一是,资本使传统职业具有雇佣关系的性质。二是,资本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使雇佣关系下的职业也具有唯利是图或受利润追求支配的资本属性。但是,职业的雇佣关系化,雇佣关系的职业受资本属性支配,并非一定要丢弃职业道德,利润追求也并非一定要成为唯一的最大化。这可以从职业和生意的区别上反映出来。生意,一般理解就是赚钱。而职业,其典型的形式是马克思提到的医学、法律、神学和学院。从事这些职业的,是专家,如医生、律师、教士和学者等。这些职业通常与非专业相对应,本身就具有赞誉的含义。由这种职业所形成的职业精神或职业信条有两个:一是,任何个人的利益来自所从事的职业,收入、地位、权力等都从属于该职业的主要目的,即个人利益不能作为从业的主要动机。因此,专家与商人不同,后者的主要动机是赚钱即商业主义。二是,它与客户关系的连接点是专业服务,因而,不以是否成功作为衡量职业道德的标准,例如,医生治病救人,只要尽力了,即便病人最后无法挽救,也应当是个好医生。这两条,用我们《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的表述来说,就是“敬业奉献”。
值得注意的是,职业和专家的概念,在经历了这种商业主义的支配后,近年来发生了变化。人们认为,应当重新理解职业和专家,不能将它们等同于生意和生意人。这种重新理解的职业精神强调:承诺和责任才是职业、专家而非生意和生意人的标志。因此,生意唯有从属于服务公众的目的才有可能成为职业,在此情况下,生意人才有可能成为专家。当然,服务公众的敬业精神并未摈弃利润、报酬,它摈弃的只是唯利是图的商业主义、只认钱不认人的金钱至上主义。我们在利用资本的过程中,应该避免职业沦为生意的倾向。
现阶段,我国包括上海的职业群体可大致分为5大类:以领导干部为主的职业群体;以办事人员为主的职业群体;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职业群体;以商业人员为主的职业群体;和以工人农民服务业为主的职业群体。《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共同内容,但不同的职业群体对这些内容又有所侧重。例如,对以工人、农民服务业为主的职业群体是“爱岗敬业”,对以商业人员为主的职业群体是“诚实守信”等。对这些群体来说,并非只是一个行当、工作的问题,而应该看到,只有具有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群体,才能为社会所承认,赢得社会尊重和社会声望,也才有存在的理由和权利。
上海是中国现代化城市的象征,也是中国现代商业文明的重镇。一方面,我们经受过、现在也还面临着商业主义对职业关系、职业精神的挑战,另一方面,上海有着中国最优秀的职业群体,上海产生出“徐虎精神”等职业精神。在当今要求将生意提升为职业的趋向中,我们更有理由利用世博会的契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让职业的灵光在上海这座窗口城市的各行各业中闪耀。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