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Stephen Rowe访问我所并作学术报告

作者:发布时间:2010-08-12浏览次数:94

 

应哲学所童世骏所长之邀, 美国大峡谷州立大学(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哲学教授史蒂芬·罗夫 (Stephen Rowe )811日上午来访,并作了题为《现代的含糊性》(“Ambiguities of the Modern”)的主题报告。报告会由副所长何锡蓉研究员主持,10余位哲学所同仁在座并参与讨论。

罗夫教授的报告主线是,从比较视角探讨全球现代性的多元对话问题。他的基本观点是,现代性和现代化一直以来都被东西方学者看作是一个宏大的话题,尽管其中深藏着某种含糊不清之处,但它仍然是不可抵挡的:它在物质上或者物理层面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在文化和精神层面带来了某种程度的沉沦和堕落。近年来,通过比较来自东方国家的童世骏教授和来自西方国家的哈贝马斯的著作,我们在对现代性的理解上产生了一个某些细微的差别。这种差别之一是,通过有助于减缓现代化质量退化的公共政策,可以使多元的全球化成为可能;还有一个更大的差别是,通过进行更加复杂的选择,并且通过跨文化的对话运动(IDM),可以使多元的全球化成为可能。从这种运动可以看出对现代性的一个天真的偏见,这一点在西方(尽管出于某种原因,这种偏见仍然是可理解的)表现尤其明显。对于现代及其含糊性的这种进一步理解,使得超越后现代主义的吹毛求疵的研究进路得以可能,这导致了杜维明先生所说的现代性价值的“扩展和加深。诸如理性,权利和持续增长的可能性这些现代性价值作为多元的全球化时代的基础,实际已经存在了。

与会学者围绕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国与西方的对话中产生的诸多哲学问题与罗夫教授展开讨论,陈常燊博士提出了传统儒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问题;俞宣孟研究员针对罗夫教授提到的现代化的困境,谈了如何看待中国哲学包括儒学。何锡蓉、赵司空、韦海波等还就罗夫教授关于“中国模式”的提法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地位和体现、以及怎样看到中国模式等问题作了回应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