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素梅等赴德国汉诺威大学哲学系学术访问

作者:发布时间:2011-12-28浏览次数:153

12131218,哲学所科学技术哲学特色学科成员成素梅研究员、计海庆副研究员、张帆助理研究员和戴潘助理研究员一行四人访问了德国汉诺威大学哲学系,并举行了第一届中德科学技术哲学论坛。此次出访的邀请方是汉诺威大学莱布尼兹研究所所长兼首席教授李文潮先生。

汉诺威大学全名为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17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兹(1646-1716)曾在汉诺威工作生活过40余年,并在汉诺威逝世及安葬。200671,时值莱布尼兹诞辰360周年暨汉诺威大学校庆175年之际,学校特改名为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Leibniz University Hannover),以示对这位伟大哲学家的纪念。该校的莱布尼兹研究所是全德仅有的四家莱布尼兹研究所之一,从事莱布尼兹的文献整理和思想研究。由于莱布尼兹毕生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极感兴趣,其思想与中国文化有着诸多关联,秉承着这一传统,推动中德学术交流也成了莱布尼兹研究所的一项重要工作。李文潮教授担任该所所长以来,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此次召集中德科学技术哲学论坛就是旨在推动双边的学术交流。

本次论坛的德方代表是汉诺威大学哲学系。2010年汉诺威大学的科学伦理研究中心合并入哲学系,因而哲学系的科学哲学和科学伦理研究势力得到极大提高。参会的五位人员中有教教授4人,分别是理论哲学和科学哲学教授霍宁根-霍恩、实践哲学和科学伦理学教授修伯纳(系主任)、自然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教授维尔霍特、生物学哲学教授雷登、另有一名来自柏林工业大学的外聘教授海特。双方进行了为其两天的学术交流,在科学实在论、科学认识论、生物学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伦理学等方面交流了各自看法,形成了一定共识。本次论坛的工作语言为英语,参会的每位代表都作了专题学术报告,每位报告人的报告时间为半小时,提问与讨论时间为半小时。由于针对性的讨论与交流时间充分,使本次论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会议最后,双方达成了进一步的合作意向,包括研究资料和研究信息上的互通有无,以及交流合作的机制化,确定了第二届中德科学技术哲学论坛将于201210月由中方在上海主办,双方还就具体议题进行了沟通。德方代表认为,此次论坛十分成功,是中德科学技术哲学交流的良好开端,并希望在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研究上向中方更多地学习。

除汉诺威大学外,我们还访问了位于布朗施维克市的布朗施维克理工大学哲学系,与该系的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布朗施维克理工大学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学,早在1765年成立,但其哲学系相对较新,2006年成立,研究专长是技术哲学。座谈主要是围绕各自的研究兴趣展开,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双方找到共同关心的理论所在,并在技术哲学史的断代问题、纳米伦理学、基因伦理学等具体问题上交流了观点。座谈后又参观了该系的图书馆。

在专业学术访问外,我们还考察了德国的学术研究型图书馆,包括位于沃芬布特的赫尔佐格•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和汉诺威的莱布尼兹文献馆。沃芬布特佐格•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主要收藏德国17世纪之前的图书资料,图书馆馆长是一位欧洲著名的汉学家,他用英语向我们做了总体介绍,并带领我们参观了主要的古代图书室,在这些图书室中,我们看到了最早翻译为德文的道德经,16世纪手绘的地球仪(在这个地球仪上看到了当时从拉丁文翻译过来的中国版块地图),17世纪之前的音乐乐谱以及德国最早的滚动式书架等珍品。在汉诺威的莱布尼兹文献馆,新上任的馆长向我们讲解了莱布尼兹的工作与文献整理情况,并为我们展示了莱布尼兹向当时在中国的传教师了解中国文化的书信手稿的复印件。国外的文献整理工作十分系统和细致,同时国外学者的研究对于文献的倚重也令我们印象深刻,这些使我们认识到,完备的文献收藏对于一个研究机构势力的提升是多么的重要。

此次出访虽然行程短暂,但收获和感触颇多。最大的收获是初步了解了德国的科学技术哲学界的研究现状。相对于英美,德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其自身的特色,在思辨和宏观定位上对科学的理解正好可以作为英美观点的一个补充,这点国内学界还没有充分的把握,这方面有进一步工作值的我们去做,相信通过与德方下一步的合作交流,将对我院科学技术哲学特色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锻炼了我们参与国际会议的能力。通过与外方联系以及会议上的陈述和讨论,使我们对参与国际会议的学术规范、语言要求和涉外礼仪等方面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会,这为将来的外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最后,出行中的种种见闻,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了祖国崛起的自豪感。在汉堡市政厅的中国图片展上、在汉诺威博物馆的“马可波罗发现中国展”上,在学术交流之外的闲谈中,西方民众对于中国这一崛起中的东方文明古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希望能通过更多渠道来全面地了解中国,这些都是一种鼓励和鞭策,促使我们不断地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不断地发出中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