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学者来访

作者:发布时间:2012-05-22浏览次数:80

 

2012515日,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学者生物-生态中心主任伊利谢耶夫研究员(I.K.Liseev)、弗布罗夫(V.G.Burov)研究员、斯涅列吉娜(S.S.Neretina)研究员、柳卡列罗娃副研究员(L.B.Karelova)一行4人访问我院。我院哲学所的曹泳鑫研究员、余治平研究员、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郭丽双副研究员、外事处的李丽老师、张森老师接待了代表团,并对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问题进行了座谈。

曹泳鑫研究员向俄方学者介绍了哲学所的基本概况及在社科界的地位等。哲学所目前有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社会哲学、科学哲学、经济伦理等研究室,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哲学分析》杂志,而且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这在中国地方社科院是独此一家,有很强的学术影响力。赠送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最新的著作《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纲》、《中国发展的理论支持》等书籍,和哲学所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哲学分析》数本杂志。俄方学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哲学分析》杂志非常感兴趣,并展开了讨论。

布罗夫(V.G.Burov)研究员提出问题,中国是怎样将马克思的学说应用于市场经济的实践活动中的?在不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曹泳鑫研究员从马克思学说在中国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实践互动的视角回应了此问题;余治平研究员则指出,中国传统特有的方法论决定了中国人不会长期照搬别国理论,总是会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中国化,为我所用;郭丽双副研究员指出,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和信念,就不会偏离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依照国情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改革,这就是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弗••布罗夫(V.G.Burov)研究员表示非常感谢中方学者的回答,他说自己一直在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写了相关的文章,曹泳鑫研究员对此非常感兴趣,向他约稿,并表示希望他能来参加今年的“中国学论坛”。

卡列罗娃(L.B.Karelova)副研究员提出的问题是,中国的学者有什么特别的方式进行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余治平研究员从我国几十年来的研究变化方面回答了此问题。过去二三十年来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主要是人物与人物、流派与流派之间的比较研究,如对孔子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与王阳明等进行比较研究,现在主要是从思想到思想、从问题到问题的比较研究。

涅列吉娜(S.S.Neretina)研究员认真翻看了《哲学分析》杂志,赞赏其创刊风格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中英文期刊便于国际学术交流。伊利谢耶夫(I.K.Liseev)研究员就我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的研究方向和进展,与中方学者进行了交流。

此次座谈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仍意犹未尽,气氛活跃而热烈。俄方学者热情邀请我方学者参加俄罗斯科学院两年一次的“中国问题”专题研讨会,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