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治平新著《忠恕而仁》面世

作者:发布时间:2012-07-03浏览次数:193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208105348B.916

字数:46.6万字

孔子之后的儒者对忠恕之道多有阐释,但近代以来学术界对于这一儒学精髓的研究却长期停滞不前。由哲学研究所余治平研究员独立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忠恕而仁》一书,项目批准号:10FZX028,是一部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孔门忠恕之道的儒学论著。通过对商周原始儒者生存处境、职业安排的追溯,揭示其谨慎而低调、柔弱而温和的群体文化性格以及把忠恕视为仁道核心的根本原因。第一次将“仁”展开为仁之为道、仁之为德两大层面。忠要求人们先予己立、己达,做到以己、尽己。信、诚、敬的工夫而使忠成为可能。恕则推己于外,实现立人、达人。恕道以《大学》所谓“絜矩之道”为路径,具体落实于谦、宽、让、忍之四德。全书“不局限于学理上的精深论述,更兼其内涵上的深层开掘”,因而被同行专家称为“一部对儒家思想有独特领会、颇能发明其意蕴,而又视野广阔,既体现了中西融会的学术胸怀,又表达了对当代生活之深层关切的著作”,加上其“方法兼顾历史与逻辑,叙事紧扣观念与实践,理路强调本体与工夫”,则足以向读者呈献上“一部难得的学术专著”。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夏乃儒教授指出,该书作者悉心研读历史文献、前人著述与考古新成果,写就《忠恕而仁》一书,对儒、仁、忠、恕四大问题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可喜的突破,对当前儒学界诸多热点问题都有独到的回应,因而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著作。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平博士以为,尽管时下关于“国学”的议论是并不鲜见的,但真正能对古代经典抱有一种崇敬的态度去认真阅读,更能以历史与时代的双重关切去深入领会经典本身的固有内涵,本诸平实而严谨的风格,出以踏实而流畅的语言,所谓能“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作品,却是并不多见的。余治平教授多年浸润于中西哲学之间,精研覃思,兼其富有时代情怀,遂使其新著《忠恕而仁》有了一种博大的学术视域,对儒家思想中最为关键而又核心的三个观念:仁、忠、恕,进行了详细考论,并不局限于学理上的精深论述,而更兼其内涵上的深层开掘,非但足以见孔子独特的文化情怀,而且对当代生活有发人深思的启发。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中江博士则指出,仁、忠和恕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其源也远,其流也长,在整个儒家思想体系和传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余治平教授的《忠恕而仁》,除了导言外,以三卷十三章的巨大篇幅分别对这三个观念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细致分析和考察,充分展现了它们的思想内涵,并揭示了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见解,深化了儒家观念的研究,是一部难得的学术专著。

 

 

附:《忠恕而仁》一书目录

导言    儒的起源、身份与群体性格
卷一    仁者,爱人
第一章   孔子之仁
第二章  仁心仁政
第三章    以天释仁
第四章    仁的本体化提升

卷二    忠:已立、已达
第五章  忠分三层
第六章  忠何以可能
第七章  从君与从道

卷三     恕:立人、达人
第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九章   恕之为德
第十章   絜矩之道
第十一章  恕有原则
第十二章  忠恕合德
第十三章  责己与责人之间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