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所召开十八大报告精神学习交流会

作者:发布时间:2012-11-22浏览次数:244

1121,哲学所在所会议室召开了十八大报告精神学习交流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何锡蓉同志主持,全所党员群众参加了会议。

首先,何锡蓉同志指出,十八大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今后党和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每一个党员、也是每一个关心中国发展命运的科研人员应该学习和关注的。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要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学习来促进科研,提高对党情、国情和世情的认识。同时,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后一段时期内,哲学所还将举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来深化对报告的理解,并希望能形成相关科研成果。随后两个党支部的党员曹泳鑫、陆晓禾、张雪魁、陈常燊、成素梅和余治平同志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关于十八大召开的背景,有同志认为,党的十八大是在国内国际形势十分复杂、微妙、疑虑丛生的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成功和主题报告可以说具有拨云见日的效果,给全国人民一个非常明确、令人满意的答案。对于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表述、新论断、新思想,有同志做了梳理。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了党的长期指导思想,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和理论做了新的阐述,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党建问题上,在先进性之外有增加了维护党的纯洁性的表述,并着重指出了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提出了24个字的概括。

对于科学发展观思想的认识,有的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本人对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并不是持一概否定的态度,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为人类物质财富生产作出的巨大贡献,在肯定这点的前提下,再提出克服其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种种不合理问题。所以,马克思那里的发展观就是如何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如何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用的辩证的科学发展观。邓小平同志正是在清醒认识这点的条件下,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在秉承了这一思想方针的前提下,提出的如何用更加科学的发展方式在中国社会,实现穿越“卡夫丁峡谷”这一世界级的社会历史发展历史上的重大目标。有的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的含义,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设想,它更多地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纠正发展中的错误、并迎来更全面发展的制度安排。科学理论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都要经过实践经验的检验,都有一个在不断对实践经验中的负反馈做出响应和调整中完善自身的过程。所以,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处理负反馈的制度机制,这种自我调适中的进步才是科学发展的意义所在。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党章,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中国现今科学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和难题。有同志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调正是科学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环节。

十八大完成了党的领导集体的换代工作,有同志指出,这显示了党的工作的制度化又进了一步。十八大在民主选举差额增大、领导岗位交接制度等方面,彰显出党的自信和成熟。十八大把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各位领导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的重大指导思想,总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对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追求具有自身特色发展道路提纲挈领式的总结。

发言同志还结合自身的研究实际做了发言。他们认为,科研人员具有超出一般人的理论水平,有很好的思辨训练,同时我们也应当在研究中时刻不忘记对中国国情、世情和党情的调查研究,深入观察,学以致用。有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表述,为理论界打开了一个有待深入发掘的研究领域,这方面伦理学研究、文化研究、中西比较研究等都有着不少值得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