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诺威大学李文潮教授来所做学术交流

作者:发布时间:2013-04-15浏览次数:290

412日下午,德国汉诺威大学莱布尼茨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潮教授应邀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李教授做了题为“儒家与德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报告。报告会由成素梅研究员主持。哲学所科研人员和在读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李教授首先介绍了世界“莱布尼茨”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为一名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茨一生著述颇丰,单是留下来的书信就有15000多封,其它手稿更是多达55000多件。这在给后人留下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的同时,也给莱布尼茨文集的整理和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作为《莱布尼茨全集》的主编,李文潮教授坦言这项工作的艰巨性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这项从1907年就开始的项目直到现在也只完成了57卷,而这项工程的计划完成时间是2055年。

随后,李教授重点介绍了两本在早期启蒙时期传入到欧洲并且对欧洲的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儒家经典,一部是《中国哲学家——孔子》,另一部是《六经》。

《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于1687年在法国巴黎以拉丁文出版,共计550页,大开本。开篇是引言,概括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具体的文字等概述。但作为西方人翻译和研究儒家经典,这其中有一定的牵强和误读,例如将儒家所讲的“生”的概念与《圣经》中的“闪”即SAM这个人物视为等同。引言之后是《论语》、《中庸》和《大学》的翻译。之后是三个附录,包括孔子的生平,中国上古历史,从耶稣诞生到1646年的历史。

另一本书是1711年在布拉格出版由比利时人francisco noeel翻译的《六经》。内容除了在《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中所包含的《论语》、《中庸》和《大学》之外,另外加入了《孟子》、《小学》和《孝经》的翻译。

这两本书的翻译当时在欧洲影响很大,因为这是第一次把东方文明通过翻译的方式传播到了西方,让西方人看到了还有这样一种文明形式的存在。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中也曾提到了这两本书,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了解,也大多是来自于这两本书。

莱布尼茨对《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也做了大量的笔记和摘录。他的遗世手稿中就有将他的二进制发明与八卦中的阴阳爻进行了对比。莱布尼茨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本体性的诠释,提出相对于西方的天启神学而已,中国是自然神学论。他的学生沃尔夫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神”的概念,尤其是儒家文化。

李文潮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观点犀利且言谈幽默,激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在讨论环节中,余治平、成素梅、何锡蓉等就报告内容与李文潮教授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