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0日到12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和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莱布尼兹研究所、科学哲学与伦理中心发起创办,汉诺威大学哲学系、比勒菲尔德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马格德堡大学哲学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共同主办,由比勒菲尔德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Zentrum für interdisziplinäre Forschung,简称ZiF)承办的“第四届中德科学技术哲学论坛:如何形塑技术的未来—中国与德国的视角”(Fourth Sino-German Symposium o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ow to Shape the Technological Future -- Chinese and German Perspectives)在比勒菲尔德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召开,来自德国和中国部分院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比勒费尔德大学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比勒费尔德的一所国立大学,是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新建的改革型大学,其组织机构和教学风格都不同于过去的老牌大学,旨在重建研究与教学之间的统一,强调跨学科研究,设有生物学、化学、数学、物理、心理学和运动、技术、历史、哲学、神学、公共健康、语言学和文学、艺术与音乐、教育学、法律、商业管理与经济学等系。跨学科研究中心是德国的第一个高等研究所,成立于1968年,一年之后成为比德菲尔德大学的核心研究所,是一所独立的研究机构,向所有学科和所有国家的学者开放,鼓励、支持和资助杰出而富有创新的跨学科研究项目与高层次的跨学科交流,尤其是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实现国际性的跨学科学术项目提供机会,已经成为整个欧洲许多高等研究院的楷模。ZiF的创始人社会学家和哲学家Helmut Schelsky相信,跨学科交流是科学进步的核心驱动力,ZiF成立以来40多年的跨学科研究经验不仅支持了这一观点,而且表明,跨学科交流能够为学科发展开辟新进路和开创新领域。
本次论坛是在ZiF的全额资助下召开的,他们邀请并资助了来自中国的五位教授、两位副教授和两位在读博士生出席论坛,论坛语言为英语,在10日和11日两整天的会议报告中,每位与会者的学术报告时间为1小时。整个论坛气氛热烈、交流充分,收到了良好的学术效果。
9月10日的报告从上午9:30分持续到19:00结束,而且,午饭时间仅为半小时。上午的三个报告依次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素梅教授的“论技术实在”、汉诺威—莱布兹尼大学的Paul Hoyningen-Hene教授的“现代科学为什么是一种技术探索?”、大连理工大学洪晓南教授的“纳米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下午的四个报告依次为,柏林技术大学Friedrich Steinle教授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二分的某些问题:以电学为例”、上海大学刘晓涛副教授的“中国科技政策中的社会科学研究”、慕尼黑工业大学卡尔· 冯·林德研究院Wolfgang Pietsch博士 的“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因果复杂性的一条新进路”、华东师范大学王不凡博士的“技能性知识及其成长模型”、上海大学周丽昀副教授的“技术的社会塑形及其对中国技术发展的影响”。
9月11日的报告从上午9:30持续到17:50,上午的三个报告依次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的方在庆教授的“当代中国的技术创新”、德国慕尼黑博物研究院Michael Eckert博士的“为液体力学提供基础的工程问题:以表面摩擦为例”、上海大学王天恩教授的“形塑技术未来的双向循环视域”。下午的四个报告依次为,达姆城技术大学Alfred Nordmann教授的“技术型科学的柏拉图式的目标”、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朱慧涓博士的“20世纪初德国的经典物理学与纯科学”、汉诺威-莱布兹大学的Anke BtÜer博士的“精神病学分类中的有效性”、大连理工大学王前教授的“科学认知活动中‘视域’的意义。
12日主办方组织与会者参观了德国的历史古迹和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博物馆,使中国学者进一步了解发德国开国英雄的伟大事迹与文化传统,见证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轨迹,体验了聪明的机器人导游和计算机的最新应用。特别是,博物馆在所陈列的计算机史中,我国的算盘作为人类发明的早期计算工具也陈列其中。
总之,三天的会议时间虽然短暂,但是,主办方精心筹划的以理论讨论为主并兼顾实践考察相结合的论坛形式,既加深了中德双方学者对技术的理解及其未来发展的展望,也增进了彼此间的学术友谊,双方商定第五届“中德科学技术哲学论坛”将于2015年9月旬在中国大连理工大学举行,主题拟定为“当代技术对伦理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