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5日上午,世界哲学联合会指导委员会委员、拉脱维亚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Maija Kule教授应邀在哲学所做学术报告。该报告以“生态现象学:主要观点、概念和社会角色”为题,何锡蓉副所长主持报告会,哲学所全体研究人员出席。
报告开始,kule教授先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当代社会,哲学应该做什么?哲学家或哲学工作者应该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她认为,答案应该是教育。教育对象的范围不应该局限于学生,而应该扩展到大众——一切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身上;教育的内容也不局限于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价值、责任和人道。在拉脱维亚,这些一直是哲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除此之外,哲学还应该为生活在不同文化圈中的人们提供交流讨论的平台,在互相借鉴的过程中,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及自己所代表的文化的独特性。
接着,kule教授梳理了生态现象学的思想来源和自身特点。她认为,胡塞尔的现象学起初是关注意识的形式和结构,以文本分析和对象分析为主,具有比较强烈的解释学的意味,而到了后期,胡塞尔将他思考的重心转移到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这也导致了二十世纪以胡塞尔现象学为源头的思想形成了两股不同的潮流,一种是偏重于现象分析的社会现象学,另一种是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存在主义,这两者都成为我们解读二十世纪哲学的关键词。Kule教授认为,二十一世纪现象学的关键词是“生命”,而这正是生态现象学思考和研究的重点。生态现象学所关注的生命既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有机体),也是处于语言和文化之中的人的生命体验。不同于传统哲学,生态现象学认为对于生命的研究,“节奏”比“时间”更具原初性、更重要。此外,Kule教授强调,生态现象学不同于生态哲学。生态哲学虽然强调人与自然、与其他物种的和谐相处,反对人类沙文主义,但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人类中心主义,并且将人类视为绝对高等的生物,将自然界的其他生物视为次等的,因此人类有权宰制它们,这样的观点是生态现象学所不能接受的。
作为学术界的一股新的潮流,生态现象学还未被人认识和了解,但它将文化的多元平等和物种以及生存方式的多元平等作为目标,这无疑是很有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的。
Kule教授的报告引起了在场人员的极大兴趣,大家就欧洲价值、现象学的转向、拉脱维亚哲学研究等话题与Kule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