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一书的第三部分中提出了一套道德准则,即morale par provision。最近,一些笛卡尔哲学的研究者们对这一概念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读。第一种解读是传统且主流的解读,主张将morale par provision理解为“临时的道德”,它是笛卡尔为了保障自己或他人在贯彻“普遍的方法”的第一步“怀疑的方法”或“方法论怀疑”时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第二种解读是将morale par provision理解为“先决的道德”,强调这种道德的先决性与无条件性。第三种对morale par provision的解读是将之理解为“完美道德的一阶近似”。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一书中所做的“建筑的比喻”十分清楚地表明了他提出morale par provision的用意及其真正的含义,他将morale par provision比作为了实施房子重建计划而预先准备的临时的房子。因此,Morale par provision其实是笛卡尔为了保障自己或他人在贯彻“普遍的方法”的第一条准则时仍能够不影响日常生活所采纳的一种策略。在这个意义来说,将morale par provision译作“临时的道德”是合适的,换句话说,三种解读中的第一种解读有其合理的依据。《谈谈方法》是morale par provision的出处,因此它无疑是对这一表述进行解释所要依据的最重要的文本。另外两种解读尽管有其合理的地方而且具有创新性,但是,只要它们无法强力地否定《谈谈方法》的文本证据,那么它们就无法真正地驳倒第一种解读。此外,关于morale par provision的另外两种解读的支持理由与证据也并非无懈可击。
关键词: 笛卡尔 Morale par provision 临时的道德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作者:施璇,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