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所召开2012年工作务虚会

作者:发布时间:2011-12-26浏览次数:120

 

2012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1222日下午,哲学研究所召集各学科带头人、办公室负责人、青年科研人员代表以及学术秘书等召开了2012年工作务虚会。会议由哲学所副所长何锡蓉研究员主持。

首先,何锡蓉副所长传达了院所长工作务虚会精神,并对2011年哲学所各项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她说,所里的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都顺利通过了院年度考核。一年中,我所申请到了两项后期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一项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两项市级社科规划项目。科研考核总体分数比去年有所增加,年轻人的科研成绩相比去年有较大改善。国家、市相关部门举行的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我所有多篇获奖。所刊《哲学分析》杂志申请院内乙类期刊获得初步成功。还指出,尽管一年来,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有所推进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院外和院内兄弟单位相比,我们尚存在差距,感觉压力不小,重任在肩。

在务虚会上,大家结合一年来的工作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

围绕如何提高所级科研竞争力,许多带头人认为,我们所一定要进一步立章建制,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建议把考核指标与评优、出国进修以及疗休养等进一步挂钩,以调动大家“挣工分”的积极性。有研究员还进一步说,根据科研成绩进行奖励,其经济意义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表示对科研劳动的一种尊重。也有学科带头人和青年科研人员认为,所里的集体项目确实有利于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但同时给予个人以充分的科研自由度对学术的长远发展是尤为不可或缺的。

有关人才梯队如何形成、青年人如何培养的问题,有研究员认为,年轻科研人员除了勤奋读书以外,还要有积极与外界交流碰撞的激情。建议所里采取措施鼓励年轻人积极参加全国乃至世界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建立多方的学术联系,开阔眼界,促进科研的发展。也有研究员指出,哲学所与高校哲学系不同,年轻人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一定要与所的定位和发展之间找到契合点。

有关研究生工作,针对近年研究生第一志愿报考人数非常少这一现象,有研究员建议院里减免文、史、哲等学科的收费额度,并增加公费名额,以提高招生吸引力,还有就是进一步提高导师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等的经济待遇。

青年科研人员代表对所领导为大家营造的这样一个和谐向上的科研共同体而表示由衷的谢意。准备在下一年度除了“青年读书班”这种研读经典的方式之外,采用更多生动活泼的形式,促进形成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为年轻人的科研成果的实现转化创造条件。

何锡蓉副所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我们所的定位仍然是坚持学科发展为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智库建设。今年在专报撰写方面与去年相比有所突破取得了一些成绩。下一步仍要重点处理好两个关系:所层面要处理好“学科”与“智库”的关系;个人层面要处理好种“大田”与种“小田”的关系。我们所有很好的优良传统,一定要继承发扬,对年轻人要多扶持、多关心、多激励。会议的最后,何副所长就2012年的几项重要工作和重要学术会议与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了沟通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