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海社科院哲学所成素梅研究员做了题为“量子纠缠引发的哲学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哲学所副所长何锡蓉研究员主持,全体科研人员和部分研究生参与了听讲和交流。
成素梅研究员指出:物理学家对量子纠缠现象的认识经历了基于观念质疑、实验认可和具体应用这样一个从理论阐述到技术开发的过程。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颠覆了许多传统的哲学观念,直接引发了关于如何理解“实在”和“因果性”概念的讨论。这些讨论深化了我们对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因果性与关联、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定域性与非定域性、可分离性与不可分离性等概念的理解,揭示了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成素梅研究员进一步指出,对于哲学研究来说,量子纠缠引发的哲学问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与深刻。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在本质上,不是对传统哲学观念的细枝末节的修正或补充,而是蕴含着彻底的哲学革命以及哲学思维方式的大转变。试图澄清量子纠缠现象发生的内在机制并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物理学问题,但是,试图通过在量子纠缠概念的理解与发展中提供的认识论启示来理解科学,就变成了一个典型的科学哲学问题。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的理论体现所蕴含的,物理学家对这一现象的接受到应用的过程,也是他们努力澄清量子纠缠的意义与揭示其运行机制的过程。哲学家澄清量子纠缠引发的哲学问题的过程,则是一个令传统的哲学观念脱胎换骨的过程。
报告结束后,与会的研究人员与部分研究生同学针对量子力学的哲学本质以及物理学与哲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