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所讨论科研工作会议上王战院长动员讲话精神

作者:发布时间:2015-03-26浏览次数:87

320上午在院科研工作会议王战院长的动员讲话后,哲学所115会议室围绕王院长讲话精神,结合讨论参考题,并根据哲学所工作实际,展开了热烈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国家建设高端智库,这是社科院再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是对社科院尤其是哲学所的新挑战,大家对院所工作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综合如下:

    

关于智库定位。

    1社科院新智库,应当有别于政府智库和民间智库。政府智库注重于经济举措,短期行为,操作性强,学术基础稍显不足;民间智库着重于某一方面,某一问题,且受制于经济资助体的限制,在全面性和独立性方面显得不足。社科院强调双轮驱动,应是学术支撑的着眼于中长期的、全局性的智库。

    2从王院长的讲话中,我们也看到,对智库的认识,不是局限于对政府,也不局限于获得批示。而是又对百姓,对社会的智库。王战院长聚社会学所在电台做节目,直接面向百姓。社科院是应当同时具备这样面向群众,在思想引导上的功能发挥,也是达到智库的作用。说到底,为百姓也就是为政府,目标是一致的。

  3社科院做智库的优势是有基础,有经验积累。但目前需要做的,一是搞清楚院里所有在职人员的特长,整合多学科优势为国家或市政府做长远的计划、规划。二是通过分析,搞清楚我们应该做什么(国家需要),能够做什么(人员的长处),恰当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三是拓宽智库的领域。四是智库的评价体系也应该进一步拓宽,而不仅仅局限于几个官方媒体发表成果,诸如一些社会讲学,调研报告等,有社会影响和实效的,都应进入评价系统。有人担心,智库的“轮子”越做越大,经费导向智库建设,会对学科建设形成冲击。    

 

关于工作建议

1创新工程经费使用标准尽快出台,便于规范统一操作。比如先前讲创新工程经费放院,报销发票开院台头,但后来经费到所,一些同志开的院发票无法使用;有同志提出,现在规定交通卡发票不好报销,出租车倒是可以,这里有导向问题,鼓励乘出租而不是公共交通?

2考核实行公平原则。比如创新工程考核,有的评委也是创新工程带头人,造成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现象,对别的被考者不公。

    

关于哲学所与智库建设

1高端智库建设,离不开哲学,智库成功应有哲学的登场,因此,建设高端智库,为哲学发展提供了新可能。但另一方面,哲学也要有所为,有作为才能有其位。

2哲学创新可能是所有创新中最难的。但哲学的强项又是别的学科所不具有的,它可以在各个学科发言,其他学科做到深处都是哲学问题。我们可以关注一些社会热点,政府困惑的问题,开展一些哲学思考,提供方法论上的思考。比如柴静关于雾霾的问题,哲学也是可以发声的,涉及到群众心理、对动机论批判的思考等。

3协同创新。与院内院外加强合作,对某一课题、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甚至可以借力借脑。

4每周学术活动可以围绕一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聚焦问题,邀请媒体,形成影响。

5影响力和话语权,不应理解为仅仅应用方面的影响,学术圈里认可,学术影响大,为社科院获得名声,也是高端智库的体现。所以,就所内成员来说,也有一个定位问题,就己所长选择领域。

6注重学科发展,时刻准备申报博士点。科搞得好,智库才能有影响,哲学所目前在我院还保留着学科的均衡发展。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基地,研究生优秀论文获得在院里比例较高是很好的例证。

7关于智库和学科的关系,是不断有争议的问题,但多辩有益,越辩越明。院领导也多次强调,二者不是对立的。哲学所要注意处理问题意识和哲学中不同学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