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uel Francois博士首先介绍了今年7月份以来武汉大学关注和讨论的哲学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2、世界文化的全球化变化。
Samuel Francois博士旗帜鲜明地反对将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本体论的观点。他指出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将哲学归结为本体论(Ontology)问题,即讨论Being的学问是不合适的。他认为,有两方面的理由。一方面,这直接源于教会创造上帝的本体论论证,是教会造出来的;另一方面与维特根斯坦有关。维特根斯坦曾说过,Being只是一个词,一个动词。中世纪的教会利用柏拉图主义将上帝创造出来,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钻研BEING的学问却没有令人们变得更加聪明。Samuel Francois博士提出交流分享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在今天的哲学文化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文化的全球化问题,在法国象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很多人都很反感。人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掠夺和压迫。对此,Samuel Francois博士的态度比较积极。他使用法国17、18世纪的历史来证明法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对法国文化起到的重要作用。正如著名戏剧《赵氏孤儿》的法文译者伏尔泰曾说过,中国文化在17、18世纪达到的水平是法国人从未达到的高度。法国文化正是积极吸收了这些人类精华才成为今天的景象。即便是“文化”(Culture)这个概念本身,18世纪时还没有出现,它是19世纪德国思想家在研究“民俗”(Folk)时提出的概念后来被吸收进法国文化研究之中。因此交流与融合的文化分享不可避免,现在以文化为学科的交流更推动了文化本身的深入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全球化变化为实现古希腊以来哲学家的宏伟愿望提供了可能,全球范围内展开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将促进全球间国与国、人与人的理解和进步,这也是学者、尤其是哲学家的历史责任。
接下来Samuel Francois博士介绍了自己近期的研究心得。
1、哲学与文化
一般来说,文化研究容易将文化与哲学分割开来,认为文化是哲学的基础。其实哲学就是文化,哲学创造文化。哲学与文化不应该分开,也分不开。
2、什么是西方?
西方哲学中的西方是什么意思?西方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他举了他自己教书时遇到的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来中国前他曾经服务于墨西哥大学U.A.N.L (Universidad Autonoma de Nuevo Leon)教授哲学课程。当地的学生认为,他们比西方更西方,因为墨西哥距美国更近,而美国代表典型的西方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统治者形象,因此在学生眼中的美国比欧洲更加西方。
3、语言与思想
尽管西方哲学受制于西方的语言,正如如果康德不是德国人,不知是否还能成为康德一样,思想对语言有着相当强烈的依赖。但是Samuel Francois博士认为,真正的思想不应该受语言限制,思想为我们的语言提供思维框架,这是超出语言的部分。正如法国哲学家德勒兹(Gill Deleuze)曾经说过:“哲学的任务是创造概念”。因此,思想可以创造新的语言和概念,比如德里达的延异(Differance),胡塞尔的悬置(Epoch)就是创造出来的新概念。
4、哲学面临的挑战
教科书中的哲学如果是哲学史的话,那么柏拉图、笛卡尔的哲学思考与当代我们面对的困扰已经发生变化。今天的哲学应该是发现和解决问题。哲学应该是“做哲学”(to do philosophy),而不是“学哲学”(to learn philosophy),哲学应该是一个动词(to philosophize),而不是一个名词,哲学意味着创造哲学。
面对社会中一些人对哲学存在的合理性提出的指责,Samuel Francois博士认为哲学至今仍然充满生机活力。社会的“进步”包含思想在内的全方位综合进步,思想就离不开哲学,因此哲学的进步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从古至今,亚里士多德比柏拉图进了一步,爱因斯坦比笛卡尔又进了一步。如果科学的任务是让我们认识世界,那么哲学就决定着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最后,Samuel Francois回答了与会学者的提问,并就语言与BEING、形而上学与欧洲哲学、超越性与形而上学等问题与大家展开热烈讨论。讨论的话题意犹未尽,于是下午2点与萨穆爱尔又安排了小范围的学术座谈,大家继续展开进一步深入地思想交流。这次学术活动非常及时地推动了我所同仁对法国哲学和文化更为深入的对话与理解,为加深哲学与文化的多样化比较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报告人简介:佛朗索瓦·萨穆埃尔(Samuel Francois)(1971-),法国国籍,来自闻名于世的著名葡萄酒产地勃根地(Burgundy)的故乡。毕业于法国勃根地大学(University of Burgundy)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anchester University),荣获哲学博士学位。长期在美国、墨西哥大学等研究单位从事文化比较研究,2004年起至今在武汉大学从事哲学研究与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