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
自从胡适、冯友兰等人开创了治中国哲学的现代范式以来,中国哲学精神究竟是什么一直没有作过专门研究和深入讨论,更没有形成公认的结论。
2007年10月27、28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哲学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委党校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同济大学哲学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上海市委党校等十多家高校、科研单位和新闻媒体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我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教授出席了研讨会并发表了相关主题报告。
与会学者的发言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于中国哲学精神的定义
有学者提出,中国哲学精神应该包含中国哲学的内容实质和中国哲学的活力、神韵两个层面。如果仅仅停留在中国哲学的内容实质上讨论,而不从中体悟、概括其活力、神韵,对于中国哲学精神的理解便会有“功亏一篑”的遗憾;如果撇开中国哲学的内容实质,只讲究其活力、神韵,不仅失之笼统,而且也不可能真正认识到中国哲学的活力,体味出中国哲学的神韵来。两者缺一不可。
有学者提出,关于“中国哲学精神”的定义应当包含以下条件:一是得千古如斯的流传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二是为历史上不同的哲学流派所公认,又在历史长河中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所赞同;三是不只是一种纯粹理论思维中的学说或观念,而是在下层民众中有着广泛的传播。例如人们较为熟悉的大同理想、阴阳学说、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就符合这三点要求。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哲学精神应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积极的、进步的成分;应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具有普遍的、永久价值的珍品;应是多种积极因素的有机统一;应是活的、不断发展着的,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重点和特点。
还有学者认为,思考“中国哲学精神”应遵循以下思维方式来分析:1、共时性的思维方式;2、历时性的思维方式;3、综合性的思维方式;4、部门哲学的比较与深化。
二、关于基本精神的一般阐述
关于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前辈学者就曾做过相关阐述。
如
研讨会上众位学者见仁见智,提出了自己研究或体悟到的中国哲学精神。
有学者认为,中国哲学精神可以用“求道”两字概括。因为诸子百家均以“道”为最高的追求目标。如儒家对“道”的追求可以孔子的一句话概括,“朝闻道,夕死可矣。”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七十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正是孔子一生“求道”的具体实践;道家对于“道”的探索与追求更胜于儒家。如老子的“求道”,不仅是对“可道”之道的认知,进而对“恒道”的体悟,更注重在“闻道”之后的“为道”实践。“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是对庄子“求道”精神的总评。天地精神,就是“道”;与天地精神往来,指“求道”的状态、过程。往来,是人往来于天地精神之中,而不是天地精神来迎合;名家的名实研究也是一种“求道”,他们所求之道是从自然之道进入言语之道、思维之道,如惠施、公孙龙等。其他学派如墨家、阴阳家等也都具有这种精神。
有学者以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至少应包涵以下五方面的内容: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2、经世致用,实事求是;3、阴阳互补,辩证思维;4、民贵君轻,以人为本;5、大同理想,止于至善。这五个方面互相依存,融为一体。其中最核心的是自强不息,它是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
也有学者以为,中国哲学精神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实事求是、辩证逻辑、以人为本、内在超越、有容乃大等六点。
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哲学精神应当是“和生”。“和”的本质在于“生”,在于生存、发展。早在西周末史伯就明确提出了这种思想,认为不同事物的和谐才能产生新事物,这就是“和实生物”,简称“和生”。后来的哲学家几乎都沿袭了这一思维模式,“和生”思想遂成中国哲学的一大传统,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转换为人文术语,就是《易传》的两个命题——“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三、从个案中探求基本精神
研讨会上,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出发,通过个案来探求中国哲学的精神。
如有学者通过对《周易》数理结构的分析得出:广大与精微乃是中国哲学的精神。因为中国哲学于发轫伊始,所关注的就是宇宙中的大道理大规律,万事万物产生消亡的总根本和第一原因。正因为其着眼处最为“广大”,所以于具体之处才见其最为“精微”。
有学者从儒家的角度入手,提出儒学的根本精神是道德人文主义精神。他提出,儒学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有道德的,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就体现在对理想道德境界与完善人格的不懈追求之中,所以儒学所追求的,首先在于确立道德的主导作用。
也有学者提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是庄子的哲学精神。它不仅暗合了齐物、逍遥的主题,更为重要的是,“不敖倪于万物”为庄子哲学打下了深厚的思辨基础,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思想则是庄子哲学的神韵之所在,既强调对物性的深刻认识,也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共同的构筑了庄子的哲学精神。
有学者将《周易》、《庄子》和儒家学说联系起来,提炼分析出了中国哲学“形而上学”的精神。他提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形而上是悟道的过程,然而,对道的真正把握,还要看能否将对道的领悟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就是经过形而上以后的形而下。也就是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两句话是一个完整不可分的整体。“形而上”是为了从生活中领会“道”,为了获得生命的自觉,这种自觉还是要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形而下”是对一个人是否得道的验证。这里的“下”,是指以得道的体验返回到与日常事务打交道的状态。形自己不会下,能下的是人自己。只有以得道的体悟与器打交道,才算进入自觉通变的状态,才是得道境界的真正实现“形而上”又“形而下”,中国人的哲学就是这样上下求索的哲学,
有学者以《论语》中“觚不觚,觚哉觚哉”为例分析孔子正名观的儒家形式所包含的形象思维本质,以考察中国哲学精神当中的一个审美特性;还有学者从味哲学、阴阳五行学说、佛学、时间传统等角度对中国哲学精神进行了探索。
四、从中西哲学比较中探求中国哲学基本精神
还有许多学者从中西哲学比较的过程中探求中国哲学精神。
有学者认为,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只不过是用西方哲学的话语系统来讲述中国的本土哲学,并没有发掘出中国哲学的真正精神,因此必需反思我们过去的哲学“语境”,进而能建构起一种真正纯粹的“本民族”的话语叙说的“中国哲学”。
有学者提出,有人把西方哲学精神概括为“求真”,而对于中国哲学来说,“求道”二字也正是通过很简练的语言,既抓住了中国哲学的内容实质,即蕴含中国哲学的诸般特点,又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神韵。而且,“求道”精神只有在中国这块土壤里才有。中国传统文化为“求道”精神提供了合适的养料,“求道”精神则为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添入了活力,并且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抓住了“求道”精神,就是抓住了中国哲学活的灵魂。“求真”还是“求道”,也正是中西哲学的差异之所在。
也有学者提出,修养是中国从事哲学的途径。西方哲学是偏重概念思辨或语言分析,把哲学纯粹作为一种思辨或论述,和思想家的性格或生活没有必然的关系,追求普遍性的、本质性和终极性的知识是其唯一目的;而中国哲学是偏向个人体验或身心修养,讲体验体知,把哲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试图寻求主体(人)与客体(世界)的“合一”。这种哲学重在人的内在省察,反观自我之心灵,注重身体与心灵的一体,以获得身心境界的提升;强调个体生命的亲历性和在场感,将知识的获得和生命的直接体验融合为一体,视求知为一个知识内在化的过程。同时,强调修养的实践性,不断地把这种内化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应对社会人事。
中国哲学精神究竟是什么,目前虽然还没有定论,但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过去我们所积累的多是知识性的个案研究,现在需要上升到学识层面,还要进一步上升到智慧层面。这也是“求道”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