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地做学问,快乐地做人

作者:发布时间:2008-03-08浏览次数:392

 

——记刘天华研究员学术思想报告会

 

 

刘天华研究员1981年底进入上海社科院哲学所,之后27年的职业生涯就一直伴随着哲学所的发展成长。为了表彰刘天华研究员多年以来的学术贡献,感谢他为哲学所带来的荣誉,同时,也为欢送刘天华研究员光荣退休,2008年3月4日哲学所召开了刘天华学术思想报告会。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研究员也参加了这天的活动。

会上刘天华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他求学和做学问的经历以及经验。

拜良师  刘天华研究员1966年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以后,主要从事土建工作,直到1979年从18位考生中脱颖而出,考取了同济研究生,师从古建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研读建筑、园林理论。先生学术造诣极高,为人却没有半点架子,为这唯一的学生创造了难得的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也不时为他提供机会游访各地的山川园林。

在做毕业选题的时候,先生的“小河浜里捉鱼”的理论又给刘天华研究员以深远的启发:“搞研究,就是小河浜里面捉鱼,两端栏起来,抽干水,对于这段河里的鱼,你就最有发言权”。刘天华研究员当时的毕业论文为《园林石峰研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临近毕业,先生在全国高校美学老师进修班讲学,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天华研究员陪同进修班里的老师前往苏杭考察那里的园林,结识了哲学所的陈超南、林同华,受邀前往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美学室工作。当时陈先生十分支持,不仅亲自写了推荐信,还拿出了自己的一幅画送给当时哲学所所长周抗。刘天华研究员总结道:一封信,一幅画,一本蝇头小楷的毕业论文,敲开了哲学所的大门。

结益友  当年上海社科院,对是否招收这样一位工科背景的硕士生,是有争论的,当时的周抗所长坚持,搞哲学要这样有专业背景的人,尤其是美学。

来到哲学所之前,刘天华只读过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为了增加美学功底,他首先读了六七个月的书。当时哲学所的一些科研人员如蒋冰海、陈超南、林同华、赵鑫珊、顾伟康等经常聚在一起聊天,刘天华研究员认为这种集体生活对学术工作是很有帮助的。他特别提到,当年同周山一起值班,问起应该怎么读书。周山建议,顺藤摸瓜,读书也要看注释,把注释里提到的书拿来读,如果有不同意见,就可以写成文章。

几十年后的今天,刘天华研究员依然认为当时与同事们的交谈帮助他产生了很多新想法。

走偏锋  当年颇有争议的工科背景,后来却成为了独特优势,刘天华研究员的治学经验是“先博后约”、“剑走偏锋”。前者指做学问在一开始不要太专,尤其研究美学,要有广博的文艺理论知识;后者指在两个学科交界的领域更容易出成果,“偏锋”即“边缘”。刘天华研究员在中西文化及城市形象方面的课题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理论、园林美学、中西建筑文化比较研究等方面成就斐然,正是得益于他扎实的专业理论。

不后悔  如今美学不复当年的辉煌,刘天华研究员说,而今与那些从事设计、规划的同学相比,他的收入排名倒数第二。在哲学所期间,也有企业高薪聘请刘天华研究员做兼职,他也尝试过三个月,最后放弃了。他说:钱与自由不可兼得,还是做学问,一个人看看书最干净。

很珍惜  刘天华研究员自嘲,当年进社科院,单位离家近,不用坐班是最吸引他的因素。之所以能坚持坐这个冷板凳,是因为他十分珍惜“自由”。在社科院工作,时间上自由,边界条件上自由,思想上自由。这种宽松的氛围便于他充分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古建筑、诗词和旅游,这为他的美学研究创造了契合点,开拓了新天地。

正是这种淡泊的心态,自由的精神,使得当年的一个工科硕士生,成为了美学室主任。

同事们说  刘天华研究员这么多年以来坚守在哲学领域,淡泊名利的平和心态难能可贵。很多当年跟他同时期进入哲学所的同事还谈到,他快乐潇洒生活的背后十分勤奋刻苦。大家还回忆了共事期间的种种趣事,刘天华研究员十分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有趣的东西。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听刘天华研究员的发言是种享受,美学研究需要悟性、灵性和积累,他充分利用了社科院自由宽松的工作条件和氛围,把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结合起来,拥有了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