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哲学所全体人员十分关心灾区情况,并积极伸出援手。2008年5月27日,哲学所开展了学习讨论活动,主题是抗震救灾精神及其引发的思考。
讨论会由所党总支书记何锡蓉研究员主持,她首先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四川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精神,并提出,我们作为科研工作者,在面临这场特大灾难之时,感动之余,也要有所思考,通过讨论,激发我们对民族精神、生存意义和人性的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大家十分关注抗震救灾的情况,争相发言。夏金华、周山、赵克、吴晓江、余治平、陆晓禾、俞宣孟、王才勇等都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及建议,积极参与讨论。
关于“未能及时作出地震预报”的质疑,夏金华研究员作为政协委员,刚刚到过上海地震台考察,他向大家通报了了解到的情况:此次地震属于突然强震类型,地震台在震前一两分钟监测到了震前预兆,如此之短的时间来不及作出预报进行大规模的人员疏散。1973年辽宁海城地震属于小震在前,大震在后,有关部门及时作出了预报,通过放映露天电影的办法,避免了重大伤亡。事实上,有关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目前国际上都无法准确预测。他同时提议,不必设置过多地震台,甚至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削减,但要学习日本,着重预防,加强人们的避灾和自救意识。
关于“民族精神”,有研究员着重谈了“忧患意识”和“自强不息”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历来流着两股血脉,“相濡以沫”和“相忘江湖”。在常态社会生活中,“相忘江湖”表现为通过个体奋斗来提升民族力量,改善生存状态。在灭顶之灾来临之时,淳朴的村民、老师、民警都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这是相濡以沫的最高境界。这两股血脉自然切换,使得我们民族历经坎坷,走到现在。
灾区孩童的朗朗书声和农民插秧耕作的身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体现,有人指出,“忧患意识”和“自悔意识”应当成为这自强不息精神的支撑点。他列举了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和刘汉希望小学监理的事迹,正是他们的忧患意识,使得两所学校的师生在这次大灾之中无一伤亡。他们都是真正的抗震英雄。而具有自悔意识的人,会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注意身边细微的异兆。他希望能有一批有着“忧患意识”和“自悔意识”的公仆们站起来,带领我们走的更远。
对此有人表示赞同:当吃饱穿暖之后,人们生活在休闲时代,有所放松。其实人类还面临很多危险,有些危险也许并不显著,但后果严重。他认为哲学能够成为生命走向自觉的学问。
还有很多学者表示,此次抗震救灾中,最直观的感受是人道主义精神和光辉的人性在闪光。有人联系了前段时间的价值观讨论,提出,我们不能以意识形态的认同来代替价值观的认同,过去是阶级性取代人性,其实是对人性的践踏。此次地震中体现出来的对人性的认同,其实是人性中的真善美,作为超阶级、党派和意识形态的东西而存在,这完全可以作为伦理学、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但是,也有人认为,在崇高的民族精神和光辉的人性之间还有一条灰色地带,这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在悲情之中,人们感同身受,民族精神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人不能一直生活在亢奋状态之下。作为社科院的学者,当有更高的学术素养,更多研究常态下的东西。还有学者援引某媒体的报道,灾区某些地方也发生了抢粮等事件,他提示,离开具体场景谈人性,容易忽略人类的复杂性。
同时也有很多学者提出了值得反思的问题。有人认为,在一些地区,“以人为本”的精神还未全面落实,很多地方仍然以GDP为准,没有考虑到人们生存生产的安全需要,由此也可反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有人提出,人类不可能完全征服自然,我们还需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自然环境的保护不可松懈;还有人提出,此次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我们在热血沸腾之时也需要思考建立健全防范机制,训练更多有专业技术的救灾人员,能在第一时间有效发挥最大效用。
在这场特殊的组织生活中,大家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普遍认为,此次抗震救灾,反应了我们的党和政府仍然是伟大、光荣而正确的,我们的许多党员和干部在抗震救灾中是冲在第一线,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的,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不愧是最可爱的人,80后和90后出生的一代人,也正接过责任和使命,并且他们有能力扛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地震是一场灾难,而抗震救灾是一个大课堂,我们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常怀忧患意识和自悔意识,通过深入思考,从学人的角度积极建言,振兴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