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中的儒学——哲学所承办中国学分会主题“中国软力量与东西方文化融合”专报之..

作者:发布时间:2008-09-12浏览次数:440

    200898下午,由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学论坛第11分会场举行了主题为“中国软力量与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知名学者、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上海社科院名誉研究员汤一介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成中英教授、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前主任谭中教授、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社会学和社会与政治思想系德兰提·格拉德(Gerard Delanty)教授等海内外知名学者三十余人参加了第一个半天的讨论,大家围绕“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和“文化交流中的儒学”两大议题展开演讲和讨论。(本专报关于第二个议题)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潘德荣教授主持了“文化交流中的儒学”议题的讨论。共有四位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发表了看法。

    美国大河谷哲学系倪培民教授提出,儒家文化中不但包含人的尊严的内容,而且对西方主流的人的尊严观做出重要的挑战和补充。儒家尊严观的特征是:人的尊严是争取所得的成就而非天赋的馈赠。儒家的人性论认为仁义道德是人与草木禽兽的区别所在,人有成圣的潜能,此即人的尊严的基础。这种人性论既是描述性的又是指令性的,在“人”的概念中包含了“道德的期待”。而对他人的尊重是基于“我自己是人”的基础,“自重”在于己,是维持生而为人的基本标准,所以人的尊严才能真正成为不可剥夺的。与这种“普遍尊严”相关的德性的、社会地位的和身份的尊严共同构成一个连续体,对自己的认同是承认多元性的条件,中国人的尊严中就要有中国文化的体现。

    新加坡佛学院教师顾伟康先生认为,从事中西文化哲学比较,翻译是基础。他以佛教进入中国所经历的“草创-格义-各宗派创立(隋唐后)”三个时期为例,阐述了翻译的重要性,从最初文本零碎、误翻错翻重复翻到以魏晋玄学理解翻译佛经,发展到在理解基础上产生中国化的佛教,体现了翻译具有文化沟通和文化隔离双重机制,当翻译对象是精神思维的产物时,翻译的隔离机制就越发明显。而今西方哲学的翻译尚未走出“格义”,从佛经翻译中我们所能借鉴的经验是,译者当有献身精神,善于过去经验总结,还需要政府积极支持。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余治平研究员对“道德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恕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儒家行“恕”的基本路径是以心度心,即将心比心是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这一命题的另一种倾向其实是“自我对他人的暴力与强权”。如果强势群体以拯救者自居,摆出解放弱者的姿态,将自己喜好的价值理念强加给弱者,结果是可怕的,这种强对弱的“己欲达而达人”背后隐含的预设是人心通约。而人心通约恰恰是值得怀疑的。所以恕道也绝非万能,不可盲目扩大恕道的普世价值。他还列举了尼采和莱维纳斯对现代哲学主体性的消灭,强调他者是不同于我和其他他者的个体,不能把他者想象为与我理解的一样,所以还需通过文化展开和哲学分析来丰富儒家“恕道”这一思想。

    悉尼大学语言与文化学院院长王安国(Riegel Jeffrey)教授比照了“德”与“软实力”和“柔性国力”,增加了“仁义”要素来丰富“软实力”内涵。他认为中国古代思想仍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思维,尽管可能只是潜意识的。他分析了儒家“和”与“德”的思想,提出统治者当公平无私、品德高尚,不用武力而能影响自己的臣民和其他国家,类似于今天所说的“软实力”。仁义礼智信是“德”的内容,除了统治阶层要起示范作用,还当推广到全社会。而贯彻道德力量的关键是研习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了解其他文化传统。他特别提到了语言学习是人文研究的关键,人文研究有助加强柔性国力,并鼓励年轻人学习自己和其他民族文化。

    主旨发言后的讨论中,大家对“软实力”、“道德金律”等问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俞宣孟研究员赞成谭中教授的看法,当今世界霸道已经行不通,但中国究竟有多强大呢?现在重要的是,让那些已经强大起来的国家首先执行“不以力相征”的观点。他同时也提到,王安国教授以“仁政德治”为“软实力”内涵,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必须仍然强调“法制”,但不可抛弃理想主义的“德治”,问题是如何执行,即便国内可以做到,在国际秩序上实现这一理想更不容易。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李鹏程研究员则建议对“力”稍作区别限定,一是个体属性力量的强弱,二是对象关系中的强弱。美国宾州库茨城大学哲学系黄勇教授也赞同“道德金律”忽视了人与人的不同。深圳大学文学院景海峰教授则认为,不能将“忠恕”之道绝对化,具体场景下推己及人、人同此心是可以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