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ubert Lederer Dreyfus教授访问哲学所

作者:发布时间:2009-06-25浏览次数:256

623,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休伯特德雷福斯(Hubert Lederer Dreyfus教授应邀顺访哲学所并作演讲,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陪同。德雷福斯教授在现象学、存在主义、心理学方面颇多建树,尤其对人工智能问题的哲学分析一直以来在国际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此次,他在哲学所所做的报告题为“超越心智的神话——哲学家如何从日常专家技能(everyday expertise)的现象学中获益”。

雷福斯教授提出,日常生活中可用概念来言说的部分并非无源之水,如果哲学家对那些人类非概念化的涉身应对技能(embodied coping skill)做现象学的分析的话,将对理解人类的知识和行动有莫大的助益。他举例到,20世纪中叶,人工智能研究中符号操作学派在用形式逻辑模拟人类智能方面遇到的困难表明,计算形式主义只关注人类理性的逻辑推理方面,而忽视了这种形式推理本身是如何可能的研究。这就引出了如下结论,人类知识的形成所具有的前提是:自己的身体与世界之间,从一开始就处在一种极为复杂充满相对性的开放状态中,海德格尔称之为“在世存在”。人类涉身的大脑不需要需借助符号信息处理,无需构筑一条从输入到反馈的因果链,而为意向弧(intentional arc)提供一个因果性的基础。

进而德雷福斯教授提出一个问题:人类的感知和活动能否概念化?或者说人类的专家技能(expertise)与概念化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通过比较认知主义者J•Mcdowell和现象学家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关于人类明智德性(phronesis,实践智慧)的不同理解可以知道,认知主义者认为没有什么与理性全然无关的“纯感知”。这是一种康德式的“心智神话”。而现象学家为了使感知脱离理性的空间,而求助于亚里士多德式的“天赋(Given)神话”;但二者都同意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是某种作为第二本性的专家技能。Mcdowell认为这样的专家技能可以是一些可表述的操作规则,但现象学家提出专家技能不是规则,而是熟练应对和理性推理得以可能的基础性的背景,是非概念化的,是任何不具有理性能力的生物——例如婴儿或动物都可以具有的。虽然,Mcdowell也认为世界是客体、事件的总和,是可被直接感知的,我们依赖信念(beliefs)系统来对世界作出理解。但现象学家不同意人对世界开放层面上还存在任何信念系统。人具有一种能力,它把人对被给予物(affordance)的感知转变为一种无关语境的对象,把对整体模式的感知而产生的熟练应对状态,转变为可表达的概念化内容。这种能力保证了人从根本上向世界开放层面与理性概念推理层面的过度。因此,虽然有些认知主义者也承认知觉对认识的作用,但他们始终没能承认这种知觉的非概念性,而只有现象学的非概念性知觉才能把对人类认知的研究引向更深的层次,心智神话必须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