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2日下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上海市哲学学会联合主办的“哲学发展与思想解放”——《周抗哲学文集》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会议由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何锡蓉研究员主持,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哲学所所长童世骏研究员、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陈章亮教授致辞。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同志、南京大学教授、原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胡福明同志到会发表主题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曾与周抗同志并肩战斗、学习、共事的专家学者,上海社科院和哲学所的老领导老同志、上海社科院哲学所所长助理王才勇研究员、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人员、上海哲学学会、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代表、媒体记者以及周抗同志的学生、亲友家属共五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周抗同志曾经担任上海社科院哲学所所长和名誉所长13年之久,作为著名的哲学家,他为上海乃至新中国的哲学事业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在“真理标准大讨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此次选编出版以《求是论集》和《续求是论集》为上、下卷的全套《周抗哲学文集》(周抗著,陆晓禾、周南征编),得到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许多老同志的热情帮助。
何锡蓉研究员首先阐述了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她说,在哲学所建所五十周年之际,出版《周抗哲学文集》,并举行研讨会,既是对老所长周抗的深切怀念,也是为了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周抗等老一辈革命家、哲学家的优良传统,在思想解放、推动哲学发展、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理论界的作用。
童世骏研究员在致辞中,回顾了周抗同志担任所长期间,在科研、教学和刊物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高度赞扬周抗同志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对共产主义理想坚信不移、对党的理论事业矢志不渝”、“敢于讲真话、坚持真理”的榜样。作为哲学所现任领导,他强调,要继承和发扬哲学所光荣的学术和革命传统,用前辈的精神和业绩,激励我们更好地用高质量的哲学研究成果,来服务于党和人们的事业,用对民族和人类高度负责的精神,来推进哲学研究事业。
陈章亮教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周抗文集,就是要学习他的高尚的人格和风范,敢于冲破思想束缚,抓住根本、坚持真理,站在时代的前沿。他还提到,当今哲学有贵族化和精英化的危险,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要研究现实中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也一定结合时代、国情和传统,使得马克思主义为群众所接受。
曾作过周抗同志助手的李君如,和曾经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和周抗同志并肩战斗过的胡福明教授在主题讲话中,分别就“智者治所之智”以及周抗同志在“真理标准大讨论”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积极贡献做了报告。
李君如同志谈了周抗同志在文革后哲学所重建初期治所的往事。当时百废待兴,困难重重,在这样一个困难复杂的环境下,周抗同志的工作重点是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重视在思想政治上带队伍,尤其在年轻科研人员培养方面,他循循善诱,给予了百倍鼓励和大力支持。李君如同志深情回忆了当年自己参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讨论以及撰写《毛泽东与当代中国》时候,得到周抗所长的无私的爱护、支持和帮助。他希望,哲学所能够继承发扬老领导的传统,抓好年轻学者的培养,进一步关心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在哲学上做出创见性的回应,在社会科学院的智库建设中发挥突出作用。
因《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一文而对解放思想、破除两个凡是作出重要理论贡献的胡福明教授,与周抗同志相识相知、并肩战斗、互相鼓励和支持。他谈到,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周抗同志在上海的企业、机关、高校到处作报告,为坚持真理呼号奔走,期间他全身心投入,顶住巨大压力,如履薄冰,每场报告都认真准备,力求说理透彻。胡福明教授认为,今天我们来学习《周抗哲学文集》,就是要学习周抗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忠诚、无私无畏、实事求是、敢于斗争的精神和品质。他高度评价周抗同志“为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拨乱反正、为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之后的自由发言中,当年与周抗同志在抗大一起革命斗争的老战友、在社科院一起工作的老领导、在上海一起探讨研究理论问题的老专家以及周抗同志的学生和亲友家属,通过丰富的细节,深切缅怀了周抗同志身前事迹和为人为学的高尚风范,从各个角度表达了对周抗同志的崇高敬意。
来自抗大的原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叶尚志老先生已过耄耋之年,他回忆了在抗大与周抗同志一起度过的峥嵘岁月。周抗同志早年学习工科,后来的专业为美术,又先后学习过音乐和戏剧,有着广阔的专业背景和深厚丰富的学养。哲学所前所长陈超南同志也谈到,周抗同志在美术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后来转向理论工作,是因为革命的需要。正是因为周抗同志经受过战争的考验和革命的洗礼,更坚定了他对共产主义理想、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坚定不移的崇高信念,促使他成为一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党的理论战士。
上海社科院的老领导蓝瑛同志、华师大的吴铎教授、张天飞教授、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的张华金研究员等诸多学者都提到了周抗同志在理论战线上的突出贡献,就是顶着巨大压力,大胆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勇敢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很多与会学者将此与遵义会议、延安整风运动相提并论,周抗同志正是这场大讨论中的先锋者,期间所体现出来的“积极探求真理”、“敢于坚持真理”和“坚持科学态度”的勇气和精神,在当时的环境下,尤为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华师大的赵修义教授、上海社科院的夏禹龙、蒋冰海研究员都认为,《周抗哲学文集》以及周抗同志在大讨论中的所言所行,可用“浩然正气”来概括,他们还特别提到,周抗同志在自己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还有勇气写 《评一个武断的<决定>》、《评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的<供词>》这样的文章,敢于直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全面深刻透彻地表达了自己的鲜明立场,其理论风骨即是其做人的风骨,达到了做学问与做人的高度有机统一。
那么周抗同志的这种精神和底气来自哪里呢?李君如同志、蓝瑛同志、复旦大学的余源培教授等与会学者都认为,周抗同志之所以能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首先依据的是严谨科学的治学学风,他在研究问题时,坚持查阅英文及德文原版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这种以刻苦钻研为基础的独立思考的精神,使得他能够坚定不移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周抗同志的这种精神还激励着年轻一代理论工作者。来自深圳政策研究室的张和平女士是周抗同志的晚辈亲属,在她的求学和工作中,周抗同志通过书信,鼓励她“这(指深圳政策研究室的工作——笔者注)是你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工作,同时在这个岗位上也有很大的风险,这是指坚持真理的风险,你千万不要怕这种风险!!……你千万不要领导要什么样子的报告,你就写什么样的报告!!!……你必须时刻记住,并勇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是我的经验之谈。”李君如同志也回忆了当年周抗同志对哲学所不同年轻学者的不同培养方式,他十分重视从大局上来指导同志们开展学习研究,既给年轻人的研究工作留下很大的空间,又指出了工作中必须注意和坚持的基本原则。
与会者还强调,读《周抗哲学文集》,可以看到周抗同志尊重原著、紧密联系实际,以严肃的态度来做文章的研究特色。很多文章,深入研究了我们今天正在讨论的许多重要问题,包括如何看待和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改善党的领导、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很多见解今天来看依然非常具有预见性,能够切中今日之时弊,这些都指明了当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治学研究努力的方向。
在研讨会上,与会者高度赞扬了这位从“抗大”走来的哲学家一贯的探索真理的毅力和坚持真理的勇气,认为《周抗哲学文集》是一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党的理论战士的光辉思想足迹。与会者一致认为,《周抗哲学文集》的出版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而周抗同志以刻苦钻研为基础的独立思考的科学学风、实事求是无私无畏勇于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