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海庆副研究员在本所做任职报告

作者:发布时间:2009-07-05浏览次数:249

630,按照既定安排,计海庆副研究员在本所做了题为“‘创新’和‘发明’的哲学分野——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说起”的任职报告。计海庆博士是在0810月被评上副研究员的。报告会由副所长何锡蓉研究员主持,吴晓江副研究员对计海庆的报告作了点评,哲学所全体科研人员参与了交流和讨论。院党委副书记、哲学所所长童世骏研究员参与讨论并寄语青年科研人员。

计海庆副研究员在报告中说:关于“创新”的定义,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生产手段的新组合(new combinations of productive means)”。它包括:一,引进一种新的产品或产品的某个新的特性;二,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三,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四,控制某种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五,实现某种新的工业组织(即建立起垄断或打破垄断)。由此定义可看出,所谓的“新组合”是一个宽泛所指。三、四涉及的是开拓新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和原料市场,五可理解为经济组织的某种新的优势地位的确立,只有在一、二中,我们才发现了些许技术的影子——“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法”。但事实上,作为经济学家的熊彼特,在书中并没有去关心生产方法或工艺流程等技术问题,创新理论中提到了“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只是放在经济学的生产范畴中讨论。实际上,在创新理论中,熊彼特不仅没有突出的技术因素,相反,他尽力去做的,恰恰是从经济活动中区分开技术的因素。在熊彼特看来,“创新”不等于“发明”。熊彼特本人谈论的只是经济学中的创新理论,其中包括了技术产品的引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讨论,但作为一种经济理论的创新,它本身不包含任何技术本身的内容,更不是什么工艺学上的研发指导。在熊彼特那里,“创新”的目的其实就是“利”,“发明”的目的则是“新”;但在“能获利”和“发明新事物”之间并不能直接划上等号。

计海庆认为,从哲学的层面看,“创新”和“发明”分别指的是两类不同的人类活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描述的是人类的交往活动(acting),“发明”则是人类的制作活动(making)。交往活动是一项只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是人们通过语言、文字、行为或是实物,进行的相互间的交流和影响,其旨趣仅仅在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描述的是经济活动,而经济活动就是人类的一种交往活动。它的产生,或者说经济活动的根本现象,就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形成交换关系。“发明”通常有三种所指:思想上的创意,或能体现这种创意的产品,或把创意实现为产品的行动。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发明”与“试验”、“技术生产”相提并论的,其实发明、试验、技术生产、乃至由之而来“半艺术性的快乐”等,都是对制造活动某一方面特性的概括。

交往活动和制作活动是两种互不相容的人类活动方式。

区别一:交往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活动,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而制作活动则是人生产物的单向活动,期间产生的是从人到物的关系模式。区别二:在交往和制作两种活动中,物的地位有着根本的不同。经济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根本的指向只是在人的需求,物只是工具和手段而已,但在制作活动意义就在于制品的生成上。

熊彼特虽然没有证明“创新”和“发明”在哲学上的分野,但作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他还是凭着良好的直觉判断出了“创新”和“发明”,“经济生产”和“技术生产”在原则上的区分。从这些区分中,可以得出的启示是:企业家应对自己和企业的定位有清楚的认识,企业不是进行技术研发的机构,企业是由于市场才得以生存,因此满足市场需求才是首要的目的。在这个大前提下,才能顾及到技术方面的要求,但始终应把这放在从属和次要的地位。也就是说,应从需求出发来衡量技术,由市场来决定技术,这才是创新;否则,从技术出发来寻找市场的话,是绕远路的做法;其间的成本只是少数大企业才能承担,小企业以此是很难立足于市场的。

之后,本所科技哲学研究室副主任吴晓江对计海庆的报告作了点评。他认为,报告着重探讨了熊彼特1912年发表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关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与工艺学意义上的技术创新的分野、关于经济生产与技术生产的分野、关于经济逻辑与技术逻辑的分野的思想,对于当今唤起我们充分重视技术发明的经济评价、市场可行性评估,充分重视科技工作者与经济学工作者在技术发明和创新活动中的合作,充分重视技术发明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商业化,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吴晓江指出,我们在重视熊彼特关于以上两种创新分野的思想的同时,还要重视研究和阐发这两种创新的关联和互动关系。吴晓江最后谈到,熊彼特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距今已近百年,如何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推进他的理论,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比如,熊彼特着重关注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关注技术发明和创新的经济动力、经济评价和经济可行性,我们还应关注技术发明和创新项目、成果的环保评价、资源评价、生态学评价以及人文评价的理论研究,为发展中国特色技术哲学作出新的学术贡献。

所长童世骏研究员在讨论中指出,报告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同时指出,国家提出技术创新这一重要课题是有着广阔的背景的,那就是在当今社会,国家、地区、企业甚至行业之间都存在着日益激烈的竞争。问题在于如何在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能够避免因为利润至上的理念造成的消极后果。

童世骏所长充分肯定了计海庆副研究员的任职报告以及报告之后所进行的深入讨论。他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哲学内部各学科之间、哲学与实证科学之间、主流意识形态与具体问题研究之间的交叉互动。最后,他语重心长地鼓励青年科研人员要充分发掘自己的科研潜力,把敢于提出新观点与自愿接受批评结合起来,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