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喜迎新中国六十华诞来临的时刻,国歌纪念广场落成暨国歌展示馆开馆典礼在上海杨浦区大连路绿地隆重举行。
杨浦区原荆州路405号是1934年田汉、夏衍在上海开辟的左翼电影阵地——电通公司所在地。由田汉编写电影故事剧本、夏衍改写电影摄制台本的《风云儿女》,于1935年在电通公司摄制完成,该片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从此传遍海内外。杨浦区也因此成为国歌诞生地。
鲜花绿树环抱的国歌纪念广场中央,巍然矗立着由迎风飞扬的五星红旗和一支巨大的军号组成的大型主题雕塑,体现出中华儿女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在国歌号角般的旋律中奋勇前进的意境,给人以视觉上和心灵上强烈震撼感。坐落在国歌纪念广场旁的国歌展示馆,以高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形式,展出了四百多件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向人们诉说着《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及其成为国歌的历史,讲述着《义勇军进行曲》在国内外的广泛影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
两年前,国歌展示馆在筹建过程中,中共杨浦区委党史办、宣传部、档案局同志来上海社会科学院找哲学所研究人员吴晓江同志,征集有关史料和线索,征求建馆创意。吴晓江是田汉在抗日烽火中创建和领导的话剧团体新中国剧社的艺术委员的后代,曾在1995年出席纪念《义勇军进行曲》诞生60周年暨田汉铜像在上海落成的典礼,与田汉的老战友杜宣等新中国剧社老同志及田汉子女有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吴晓江于1998年在《文汇报》文艺版发表纪念田汉100周年的传记文学作品《田汉在上海》,追溯了《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阐发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深刻涵义,并且讲述了田汉对共和国国旗诞生的特殊贡献的故事。在写这篇作品过程中,吴晓江曾向杨浦区委党史办调研过电通公司史料。这次由市委宣传部和杨浦区委举行的国歌纪念广场落成暨国歌展示馆开馆典礼,吴晓江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同时被吸收为《义勇军进行曲》研究会成员。
展示馆由序厅、国歌诞生厅、国歌纪念厅、国歌震撼厅等六部分组成。在国歌震撼厅旁,是“我和国歌”专题的音像展示廊。该部分陈列的五十个小型液晶屏,参观者可以选择循环播放五十位各界人士从自己经历的角度畅谈对国歌的感想的音像片。这些人士中有全国文联主席、原国家文化部部长周巍峙,著名指挥家陈燮阳、曹鹏,解放军军乐团团长于海,开国大典军乐团总指挥罗浪,著名歌唱家李双江、谭晶,还有上海社科院吴晓江。吴晓江在银屏中感慨地谈道:
“我作为田汉在民主革命时期创立的新中国剧社成员的后代,对国歌有着特殊的感情。我从少年时代到中青年时代,见证了《义勇军进行曲》从代国歌到正式国歌期间沉浮起落的历史。文革时期,田汉蒙受不白之冤,当时举行集会和纪念活动,常以《东方红》歌曲替代国歌。文革结束后,国歌歌词曾经一度被改写。但是,《义勇军进行曲》终究在宪法上被定为国歌,表明田汉、聂耳创作的这首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战歌所具有的特殊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是改变不了的。”
“田汉、聂耳用金石般的文字、号角式的旋律写出的这首壮歌,在新中国成立时选为国歌,不仅因为它是百年来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解放和自由幸福的奋斗历史的缩写,能够让后人铭记人民共和国诞生来之不易的艰难历史,而且它具有超越民主革命历史,向世界、向未来永久昭示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昭示我们共和国国魂的意义。文字凝练的国歌中,‘起来!’的词出现了四次,鲜明地表现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精神。‘前进!’‘进!’共出现了五次,表现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百折不挠、大义大勇、奋进不息的精神。国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至今提醒我们保持忧患意识、忧国意识、居安思危的意识。有了忧国意识,才有报国意识、强国意识。国歌表达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即使在和平年代,它也成为我们团结一心、抗御特大自然灾害和其他风险困难的巨大精神力量。我由衷地赞美:国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颂歌,是鼓舞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