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素梅在本所做“量子纠缠引发的哲学问题思考”预开题报告

作者:发布时间:2009-11-23浏览次数:88

 

图为成素梅研究员在作报告

 

1117日,成素梅研究员在本所会议室做了题为“量子纠缠引发的哲学问题思考”的预开题报告,该项课题获得了09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副所长何锡蓉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全体科研人员参与交流。

   成素梅研究员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意义。她认为,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是量子力学最迷人的非经典特性之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得到实验证实的量子系统的一种新现象。纠缠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35年薛定谔关于“猫态”的论文中。所谓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非定域、非经典的强关联,即,曾经相互作用过的两个粒子,在分开之后,无论两个粒子间的距离相隔多远,对其中的一个粒子的作用总是会影响另一个粒子的行为,即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这种“纠缠”现象不能被经典地解释,曾被爱因斯坦称为“遥远地点间幽灵般的相互作用”。对这种现象的关注最早起源于EPR问题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量子纠缠已经成为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科学发展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当前随着短距离的量子通讯技术的成功实现,量子纠缠现象已经成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验证据的一种客观存在。量子纠缠不仅从理论上拉近了现实与科幻的距离,成为一种神奇的力量必然会带来更加深刻的技术革命,而且,对于哲学研究来说,由量子纠缠现象所带来的冲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大的多,主要涉及到定域性与非定域性,分离性与非分离性、因果性、实在性等问题的重新阐述。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量子纠缠现象的物理机理与实验证据为前提,对由此引发的实在性问题、非定域性问题、量子不可克隆问题、基本粒子的同一性与个体性问题以及因果性问题进行系统地哲学研究。

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从公认的量子理论的形式体系出发,通过对量子纠缠概念的意义进行辨析,对量子物理学家在理解这种新现象时,体现出的新旧观念的冲突与不同立场的比较研究,揭示微观粒子的奇特性与非经典性特征,以这些特征为基础,重新反思相关的哲学概念与问题。课题将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事实与问题相结合的方法,揭示量子纠缠现象的内在本质,采取跨学科对话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兼顾基础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澄清量子理论中对实在性、同一性、定域性与非定域性、因果性等哲学概念与问题的理解。

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当代量子理论与实验的新发展为基础,对传统的哲学概念与基本问题做出新的研究,阐述一种语境论的科学观、真理观,提出一种与当前的量子力学的形式体系相吻合的实在论观点。

    周山、余治平、薛平、马迅、赵剑等老师针对报告提出了问题,并和成素梅老师进行了讨论。童世骏所长最后总结到,针对跨学科的课题研究,可以跨学科地邀请其他方面的专家来做点评,以期激发更多的学术创意并拓宽研究人员的学术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