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作为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的双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教授在哲学所会议室做了题为“精神世界、人性境界与人性能力”年度学术报告,副所长何锡蓉研究员主持报告会,周山研究员进行了点评。
杨国荣教授的报告,纵横中西,引经据典,层层递进。他在报告中指出,以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变革世界与变革自己的过程为历史之源,观念形态的意义世界具体展开为世界图景、价值意境以及精神之境。世界图景展示的是人所理解的存在,从把握世界的方式看,世界图景所显现的意义首先涉及“是什么”的追问。与“是什么”相联系的是“意味着什么”,后者进一步将意义世界引向价值之域。在认知过程中,世界首先呈现为可理解的图景;通过评价,世界进一步展示了对于人的价值意义。由世界之在反观人自身的存在,对象意义的追问便进一步导向对人自身存在意义的关切,与之相联系的,则是不同形式的精神之境。在人性境界的形式下,精神之境通过“人应当期望什么”与“人应当承担什么”的自我追问体现了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
从成己与成物的维度看,杨教授在报告中说,广义的精神世界既包含人性境界,又涉及人性能力。如果说,前者(人性境界)通过指向成己与成物而确认了人自身存在的意义,那么,后者(人性能力)则从一个方面为成己与成物提供了所以可能的条件。人性能力离开了人性境界,便往往缺乏内在的价值承诺和理想的引导,从而容易趋向于工具化和与手段化;另一方面,精神境界离开了人性能力及其现实的历史作用过程,则每每导向抽象化与玄虚化。从成己与成物的视域看,人性境界与人性能力既形成于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变革世界与变革自我的过程,又从不同方面指向这一过程并构成了其展开的内在根据,而在以上的历史互动过程中,人性境界与人性能力本身也不断获得统一的形态。以人性境界与人性能力的如上统一为前提,一方面,通过人是目的这一本质规定的突显,人性能力扬弃了外在的形态,展示出内在的价值意义;另一方面,在融入于现实创造活动的过程中,精神境界超越了抽象、玄虚、空泛的精神受用或精神认同。就人的存在而言,如果说,人性境界的形成,使人首先表现为价值目的意义上的德性主体,那么,人性能力发展,则使人更多地呈现为价值创造意义上的实践主体,而自由的人格则以二者的具体融合为历史内涵。作为人性能力与人性境界统一的具体形态,这种自由人格同时又从人自身存在这一向度,赋予智慧之境以深沉的价值内涵。
报告结束后,哲学所终身研究员周山对报告进行了点评。他在点评中说,今天正好是孔子2561年诞辰纪念日,所以杨国荣教授的报告别有意义。我认为,杨国荣教授的学问被学界广泛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既依据文本,又超越文本,这正是学术的价值所在。他能够把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哲学家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当作燃料,从而生成自己的思想火花,然后用自己的概念系统表达思想。哲学就是人学,就是研究人。就报告本身来讲,杨教授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为什么,怎么办,即理想和责任的问题。杨教授在这两个平台上展现自己的哲学思考,让我们感受到人的境界应该如何。有关成己成物的辩证关系,杨教授论证得很充分,成己离不开成物,成己通过成物来实现。总之,无论是报告本身,还是杨教授做学问的方法对我们都很有启发。
之后,大家纷纷提出问题与杨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吴晓江研究员提出,科学和技术与人生境境界有什么关系,现代科学是否有利于提升人的境界?杨教授认为,从事科学与技术是人类活动的一个方面,科学技术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单纯从否定的角度理解是不恰当的,但是科学如果成了科学主义,技术成了技术主义,就会造成负面效应。成素梅研究员提出,有关人性问题有多个研究方向,是否能评价一下欧洲大陆与英美对人性问题的两个研究进路。杨国荣教授回应说,这个报告主要还不是着眼于人性问题本身,而是对人和对象世界的关系问题的引申。无论是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批判,还是英美哲学中有要回到亚里士多德式的对幸福的追求,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的还是从一种张力方面来看待,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对前现代的一种还乡式的缅怀。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上有混沌的合,分化之后的合,而我们更需要的是在历史过程中重建的一种合。
何锡蓉研究员认为杨教授的报告,贯通中西,视野开阔。她提出,谈到境界问题,康德讲人与动物的区别着眼于自由意志和权利,孟子也讲人与动物的区别但着眼于道德,能不能讲中国哲学的境界是内在的,而西方哲人追求的境界是外在的,或者说境界只有一个而路向有所不同?杨国荣教授回应道,不能泛泛地说中国哲学所讲的境界是道德的境界,因为中国的道家就超越了道德分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就是一种天地境界。也不能说西方哲学就是外在于道德的,康德所讲的权利,背后有“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价值论预设,所说的自由意志也与责任和义务相联系。所以,康德与孟子的区别不在于道德和非道德,而是对道德的不同理解。何锡蓉研究员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看待人们外在名利的追求?杨国荣教授回应说,对合法合理的追求名利,只要不是逆历史潮流就有必要承认。引导性的教育是必要的,但精神的向上提升不能单一化、极端化,历史上以理杀人就是教训。境界有高下之分,但崇高的追求与现实的适应应该相平衡。陆晓禾研究员提出,境界有高下,那么区分高低的标准是什么,有一句话说,宁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也不做满足的猪。您怎么看?杨国荣教授回答说,价值有历史的、相对的一面,但不能因此否认价值的普遍性和绝对性。从人自身的存在来看,着眼于人与动物的区别,可以大致看出人的发展方向。我认为,走向更为自由的过程或者对走向自由是否有所推动就是判断高下的标准。接着成素梅研究员提出,如此一来,是否会导致人类中心主义,如何理解动物保护主义?杨国荣教授回应说,人类中心主义不可避免,保护动物、保护生态,还是要以人观之。
副所长何锡蓉研究员最后总结说,杨国荣教授的报告不但对我们如何做学问,而且对怎样做人都很有启发意义。报告会在意犹未尽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