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哲学所青年科研人员的盛情邀请之下,文学所副研究员朱生坚在哲学所青年研讨班作学术报告,题为“试论重建以劳动为本位的价值观”。
报告从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状况出发——表面看来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实际上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几乎笼罩一切,主张以“诉诸个人的主观认识,尊重个人的自觉选择”的方式“重建以劳动为本位的价值观”,希望藉此发出“另一种声音”,进而建立“另一种生活态度”。
虽然报告的主旨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但报告的主体内容却是深入的概念分析和理论思辨:首先是立足于对黑格尔和马克思“劳动”观念的具体考察,特别指证了“劳动”一方面“使人从自然环境中脱离出来”、另一方面又“重新弥补人与自然的分裂(达成一种和谐)”的双重性质,并突出强调了“具体劳动”本身的整体性、人文性和历史性;其次,以“劳动与人性”、“劳动与伦理”、“劳动与审美”、“劳动与真理”为主题和视角,拓展与论证了“以劳动为本位的价值观”的基本“构成”;最后,从世界和中国的实际状况出发,分析了在当前历史条件下“重建以劳动为本位的价值观”可能面临诸多问题和障碍,同时论证了这一“重建”在当代中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哲学所余治平研究员,陈祥勤、计海庆、赵剑、陈常燊、韦海波、姜佑福等青年研讨班成员参与了交流,对报告本身强烈的现实关怀、思路上的大气以及论证细节上的深入,都作出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并就以下主要问题与朱生坚副研究员做了进一步的热烈交流与探讨:(1)劳动与实践,劳动与生产等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2)关于“劳动”的工具性、技术性理解对“劳动”价值观的挑战;(3)新中国以来与“劳动”有关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对价值观“重建”的可能影响;(4)“劳动”价值观之“重建”的基本定位,应当是“伦理”运动还是“政治”安排;(5)不同历史时期对“劳动”评价非常不同,在“劳动”背后是否还有更根本的制约因素(如福柯意义上的权力);(6)“劳动”的日常概念和理论概念之间的张力;(7)“价值”批判和价值“重建”本身是否已经是一种经过特定“理论”透视后的产物等。
最后,讨论各方都表示在交流中收获颇丰,并希望以后能共同努力,创造更多的类似机会来推动和深化文学所与哲学所青年之间的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