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当代哲学

作者:发布时间:2004-08-24浏览次数:579

­­­­­­­­                                   ───德国学者汉斯·穆勒(Hans-Georg Moeller)在哲学所座谈

 

德国波恩大学哲学系教授汉斯·穆勒(Hans-Georg Moeller)借参加华师大召开的“罗蒂、实用主义与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机会,于719日顺访了哲学所,在那里作了题为“道家与当代哲学”的发言,并与哲学所同仁进行了讨论。

汉斯·穆勒教授对汉学有着精深的研究,他曾在复旦大学读过文学和哲学,他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写的分别是关于荀子和冯友兰。他还将老子的《道德经》由德文译成英文,即将出版。

关于道家与当代哲学,穆勒的主要观点是,中西哲学显然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意义系统,它们有着巨大的差异。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中西哲学在某些思想上有着惊人的相似,而且这种相似可以是跨越时空的。比如,道家思想至少在两个方面与当代哲学即后现代哲学的主张相关联。道家的这些思想,不仅有助于克服西方传统哲学中那些不适合后现代世界的理论模式,而且为当代哲学思想提供了合理的论证和有益的资源。

穆勒教授从按照西方哲学划分属于本体论和伦理学的两个领域来论证了他的观点。

在西方传统哲学中,本体论是第一原理,是用逻辑演绎系统构成的超越于经验的一个终极实在,由它衍生出一系列哲学范畴。但是,在道家哲学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个领域。穆勒用“内在性”、用“非宇宙论”的世界观来描述道家哲学。他举了《庄子齐物论》里有关天籁之声的例子,“天籁之声”被认为是世间最美妙、最和谐的音乐,是一切音乐(包括地籁和人籁)的源泉。但这种天籁之声并不需要一种外在的力来使其发声,它是自然界的万物自然发出的声音。因此,它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那种因果关系,创生结构,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道既不创造“无”也不创造“有”,道与万物没有孰先孰后的问题,它们同生共在。这种思想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开创者尼采那里找到了知音。尼采率先反对西方传统的因果关系结构,认为这种因果结构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它诱使人们去追求单一的、绝对的、唯一的根源,而失去了生活和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尼采称这种传统的因果结构、起源说和第一原理论为“巨大的错误”。后继者不再坚持传统的超越模式,如德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学者、社会理论学家尼古拉斯·罗曼(Niklas Luhmann),从生物学关于细胞的自动生成和再生的观念,创造出“自生”(autopoiesis)理论,与传统的创生论相对立。穆勒认为罗曼的这个后现代主义观点与前现代主义的道家哲学具有某种“家族类似”性。

从伦理学方面看,道家的“否定式伦理”,与后现代哲学思想也十分接近。穆勒说,罗曼和道家都提出了“基本的无知主义”(fundamental innocentisms),他们否定各种规范的伦理,是为了反对那种试图人为地建立某种规则或原则来限制人的本性的行为。他们认为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脱离了人的根本立场,影响了人们去认识世界和人的本来模样。穆勒教授举例说,庄子在《大宗师》篇中把儒家的仁义道德规范比拟为对人身体的戕害,恰如刺字和割鼻等刑罚,有了这些道德,便像给人行过刑一样,使人成为残疾了。瞎眼的人怎能欣赏漂亮的面孔和事物,有眼无珠的人又怎能观赏五颜六色的绸布,残疾妨碍了人去行那种逍遥自在、无拘无束、游于四方之道。同样,后现代主义者也提出,当今时代首次进入了“反省道德理论”的阶段。认为过去的道德趋于哲学化和政治化,道德寻求的是最终的哲学基础和外在的本源,事实证明这样的追求与哲学的命运一样,是不成功的。后现代哲学因而提出,伦理学理论不是捍卫或建立道德的理论基础,而是批评道德作为一种哲学的势力。道德是预防性的而不是治病式的。

穆勒认为道家哲学在本体论和伦理学上的主张出自非人类中心主义(Non-Humanism)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正是与西方当代哲学相吻合的地方。当代西方哲学提出的社会系统理论的观点就是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挑战,它要求人类在发展自身时,应当顾及到自然、事物的发展,应当顾及到人的本性的发展。

针对穆勒教授的演讲,与会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学者提出,穆勒教授的发言正切合了中国哲学史界的一种新动向,即开始更加重视道家哲学的作用。认为以前凡说到传统,中国学界比较多的是强调儒学。实际上,道家哲学的许多思想不仅浸润在中国哲学的传统中,而且对于今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如保持本源的思想、不戕害人的自然性的思想、追求道的思想等。现在,甚至有学者提出中国文化已经进入以长江文化为主旋律的时代,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黄河文化中儒家的“相濡与沫”理念,正在为道家的“相忘于江湖”的长江文化所取代。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道家理论为什么在中国传统社会影响不大,说明它的理论有欠缺之处。它强调天地人为“一”,但世界总是要“分”的,社会也是在“分”中发展的。进一步说,如何对待“分”,也值得考量。是面对世界,积极作为;还是回到浑沌不分的道之状态,自然而然;抑或是脱离社会,超脱人间。这是儒道释几家根本的区别。所以,如何继承和选择传统文化,是我们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穆勒教授演讲的实际上是一个中西哲学比较的课题,为此,引出了对中西哲学的看法。有学者认为,道家讲自然而然,他们注重的是事物的“然”,而不研究其所以然。因而庄子有“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说法。而西方哲学特别注重研究事物的所以然,于是他们追寻所谓不变的本质,这种追求有幸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却不幸脱离了人的本性,脱离了事物的本然,脱离了经验的积累,最后宣告了这种追求的失败。但后现代主义又从另一个极端重起炉灶,很难说这条道路比以前更好。

讨论还涉及到哲学上的超越性和内在性概念。过去有的中国学者把中国哲学说成是“超越而内在”的,遭到了西方哲学家的质疑。穆勒解说了西方传统哲学超越性概念的内涵,它首先来自于宗教,只有上帝是超越而内在的。在哲学上超越即是指超出经验范围的,由逻辑演绎而达到的本体领域。而这样的超越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没有的,所以说道家哲学是内在性的。穆勒教授的解说印证了我们前期在比较研究中对这一概念的认识。

讨论中,还有学者对穆勒教授关于道家哲学“本体论”的提法提出了质疑。尽管穆勒教授承认道家哲学没有西方传统哲学中那样的本体论形式,他却在文中使用了“本体论”的提法。穆勒教授对此批评表示接受,当即划掉这种提法。

大家都认为,与穆勒教授的交谈很愉快,各自在学术上都有收获,并约定这样的学术交流今后还当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