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哲学所举行了研究员年度系列报告会,会议由副所长何锡蓉研究员主持。今天的报告由中哲研究室副主任夏金华研究员所作,题为《吃茶与禅机——古代高僧勘验悟道与否的方式》。会议特别邀请到了复旦大学出版社高级编审陈士强先生作点评。院党委副书记、哲学所所长童世骏研究员在座,全所科研人员出席。
讲座一开始,别出心裁的主题就调动起了在座各位的兴致。大家品茗畅谈,以“吃”茶与“饮”茶、“喝”茶不同说法之间的饶有趣味的辨析作为开场话题。夏金华研究员引介了佛学中吃茶与禅机之间的不解之缘,所谓“禅茶一味”是也。但吃茶只是引发禅机的媒介或工具。接着他娓娓道来,以赵州禅师“吃茶去”公案,引出杨岐方会禅师“且做吃茶”的机缘;借用南泉普愿“泼残茶”的机锋,说明了佛法的体悟之道在于日常生活,须把握“火候”方能彰显慧根,“进入圣流”,否则就会错失机缘。他认为,在宗门中,高僧以吃茶作为勘验悟道与否的方式,是古来如此的常见现象。重点考查的是“主体精神”。此外他还介绍了相关的宗门中器物、习俗等佛学背景知识。
陈士强先生的点评也同样精彩。他指出,禅机是禅宗修行的重要问题,依据觉悟的程度,区分出佛、菩萨、罗汉、金刚四个等级,其中“佛”是觉悟的意思。小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加上他以前的六佛,共有七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佛有无数个。佛教有三种修行方式:戒、定、慧三学。中国禅宗与印度佛教不同,禅宗强调参禅(参悟禅机);印度佛教更讲坐禅。中国的禅宗也不同于中国佛教的其他宗派,它忽略文字,见性成佛。禅宗强调自我觉悟,对禅机的勘验大都以言语考察为途径,由高僧对得法弟子的进行“面试”,其题目和答案的设置皆无固定标准,在乎的是禅机的感知与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