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哲学分析》论坛:“史与思:当代中国哲学的视域”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师大举行

作者:发布时间:2011-05-10浏览次数:132

 

201157-8日,在美丽的杭州西湖之畔,首届《哲学分析》论坛:“史与思:当代中国哲学的视域”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师范大学如期召开,这次会议是由杭州师范大学、《哲学分析》编辑部、北京大学出版社、华东师大哲学系和华师大的思想文化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来自美国、台湾、香港和内地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的四十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杨国荣教授近期出版的三部力作《道论》、《成己与成物》和《伦理与存在》,就中国哲学的诸多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和对话。

7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何俊代表举办方致欢迎辞,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哲学所所长、《哲学分析》总编童世骏介绍了杨国荣教授从搬运工到哲学家的人生历程,并由此阐发了很多做学问的经验方法。本次论坛共分五场,第一场由《哲学分析》常务副主编成素梅主持,在这场论坛中,中国社科院的王树人先生强调学术研究要回归原创之思,把中国传统的“道通为一”和西方的“理性思辨”相互结合;复旦大学的谢遐龄教授指出,“形而上谓之道”中的“上”主要是指一种前后生成关系,因而和西方本源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有很大区别;厦门大学的陈嘉明则就客观性问题与杨国荣的《道论》展开对话,认为客观性意味着理由的恰当性和充分性。第二场论坛由华东师大哲学系主任潘德荣主持,美国库兹坦大学哲学系的黄勇、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嘉映、浙江大学哲学系应奇等就成己和成物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黄勇认为在成己与成物之间应该再加上一个“成人”的概念;陈嘉映则围绕《道论》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第三场论坛由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胡军主持,这一场主要围绕中国哲学中是道德伦理问题和具体形而上学展开,香港中文大学的王庆节主要关注的是道德应当与伦理规范的关系;台湾辅仁大学的潘小慧提出,“virtue”应译为“德行”,而非“美德”、“德性”,并论述了由此引出的相关问题;东南大学哲学系的樊浩和华东师大哲学系的郁振华、陈乔见则就“具体形而上学”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在第四场论坛中,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的祝平次着重讨论了“道”与“物”作为两种不同的存在论构想,与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清华大学哲学系的唐文明则系统论述了《静安文集》时期王国维的哲学观。在8日上午的第五场论坛中,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何锡蓉区分了中西哲学在个体、个人与人的同一性问题上采取的不同认识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干春松则阐述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普世意义;香港中文大学的郑宗义围绕形而上学与知识论的关系,系统论述了当代新儒家的真理观;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的成素梅就“社会实在”问题与杨国荣进行了深入的对话探讨;台湾大学的杜保瑞则主要分析了杨国荣三本书中所使用的本体论概念。五场论坛结束之后的圆桌讨论,杨国荣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作出了回应,并对自己三本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写作思路进行了说明。最后,童世骏对整个论坛进行了总结,安排和部署了第二届《哲学分析》论坛的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