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计海庆做课题申报论证报告

作者:发布时间:2011-11-21浏览次数:129

1115日,所内周二学术活动系由外国哲学研究室的李元副研究员和科技哲学研究室计海庆副研究员做课题申报的论证报告,余治平、成素梅研究员分别为点评人。论证会由何锡蓉副所长主持,哲学所全体人员出席。

李元副研究员拟申报的课题名称是《中西哲学关于生存方式研究的路径差异》。她指出在低碳经济时代对现代科技社会科技与人性的研究既不应局限于单纯理解科技理性、科技对人性的异化,也不应简单归结为历史评估和探讨科技或人的本质是什么,而应扩展到更广阔的与当代人类实际生存命运的关系中去,探讨当代整个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研究方向对未来世界人类生存方式变革的潜在影响。点评人余治平研究员对选题和立意进行肯定,赞许了青年科研人员的勤奋踏实的治学态度和融会贯通的思辨能力,并从自己多年来参与各级课题申请评审的丰富经验,对课题申请书设计进行详细地评价;提出题目的设计以及论证过程中存在的细节上的问题和不足。

    计海庆副研究员拟申报的课题名称是《反思电子人——观念、应用和伦理》,他提出,通过人体神经与电信号之间达成互通,赛博格技术的目的在于:将机械或电子设备整合进人体,以弥补人体某些丧失的功能或增强人的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实现了这种人机整合的生命体,就是电子人(cyborg。哲学层面对电子人进行的反思,总体呈现出两种倾向,作为文化隐喻的电子人研究(国内的这类研究都把cyborg 音译为赛博格)和作为技术哲学反思对象的电子人。他的研究主要是承袭了后者,旨在证明,赛博格技术的应用及电子人的诞生,是人类在高技术时代的一种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的本质在于把外在工具的发展转变为内在的生命形式的进化。人的存在是一个在历史中不断建构的过程,现时代的人类存在就是与技术共存的存在。赛博格技术的出现正是这种共存形态走向完成的契机。成素梅研究员指出,该选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科技发展对人的存在发出了挑战,哲学对此应做出积极反思,同时该论题对技术哲学研究本身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此外,在伦理学上,新兴技术对人的伦理关系的改变也是重大的,值得研究。但是,课题论证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需要提出一些更具体的研究命题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