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碰撞中共同发展的中西哲学

作者:发布时间:2005-07-22浏览次数:469

                                ——史蒂芬·罗教授来到哲学所进行学术交流

 

712,美国史蒂芬·罗教授来到我所进行学术交流。我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教授出席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

史蒂芬·罗(Stephen Rowe)教授是美国密歇根大河谷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早年在芝加哥大学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如今他已经是西方著名的汉学家和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专家。他所研究的学术领域还涉及宗教哲学、教育哲学、伦理学等等,并有大量的论文和著作发表,其中有许多被翻译成了中文发表。

此次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史蒂芬·教授就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诠释是现代社会中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但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各自不同的诠释体系。我们如果仅仅把古希腊以来的诠释称为哲学,而认为其他民族的都不是,那么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殖民主义。同时,也正是因为对终极真理诠释的不同,诠释的方式方法的不同,我们才有必要通过对话来丰富我们的文化,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对话的作用就在于把一颗没有发芽的种子的能量激发出来一样。

中西方在主流哲学文化上确实有着许多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例如,判断理想社会时,美国人的标准是个人在其中的意义,而中国人的标准是个人在其中的责任。但中西方也有许多是相通的东西。人类文明要繁荣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中国哲学中讲到的“诚”,即让人类内在的东西能够自由发挥、表现出来。倪培明先生认为儒家提出的“工夫”的核心理念是“诚”与“信”,这不仅符合中国,而且符合美国文化,应当是人类共同的信念。这种修养可以把人的内在的“气”释放出来。

史蒂芬教授提出中国的学者应当更加尊重、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很好的理解掌握了自己的文化与哲学,才能够与西方进行对话,从而相得益彰。例如对于“民主”的理念,中西方都是很重视的,并有着大体上相同的理解。但西方对于“民主”的结构与外在标准的建设比较擅长,对其内在的义理挖掘则很匮乏;中国正好相反,擅长对“民主”进行内在挖掘,通过内心修养以达到。因此,中西方应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史蒂芬教授的这些理论和观点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西文化与哲学比较的讨论。何锡蓉研究员问到:“您对中国文化与哲学这么欣赏,那么您认为有什么不足吗?” 史蒂芬教授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回答:一,中国哲学讲究从内心出发而忽略了外在的客观标准,这样就使得统治者有机会代替标准与制度而实行独裁;二,中国缺乏宪政体制,而是以君臣关系代替。在美国,除了政府内部,还有很多的民间组织可以对政府有所监督和帮助,这是民主制度的重要环节。周山研究员认为,之所以出现了关于“中国有没有哲学”的讨论与尴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新儒家对西方的误导。在回答童世骏教授关于美国价值观与欧洲价值观区别的问题时,史蒂芬教授认为简单来讲,欧洲人注重理论性、虚无的东西,如存在主义等,而美国人注重实用的东西,如实用主义;欧洲人保守,注重历史,美国人有冒险创新的精神,喜欢新的事物。王才勇研究员提出,中西方文化和哲学走的是一个相反的路径:中国人注重人格修养、自我完善,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没有太多的外在约束,只能靠道德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而西方已经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监督体系,如何让他们自愿去接受道德和自我的约束呢……学术交流讨论的气氛始终都非常热烈,时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笑声。

这次学术交流活动使得交流双方都受益匪浅。对我所的科研人员来说,一方面加深了对西方哲学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也对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差异与共同点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发展我们的传统哲学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会上,双方都表示今后要加强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中西方哲学与文化的共同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