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所召开关于马克思主义工程重大理论创新问题讨论会

作者:发布时间:2006-04-19浏览次数:883

  

在上海社科院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参与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的主要任务指导下,由院长挂帅的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导小组正式成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博士点正式批准。这都表明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将是我院长期的最主要任务。4月13日下午1点30分,哲学所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大理论创新问题第一次讨论会,会议历时5个小时

会议首先介绍了上海社科院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导小组的组成结构、在介绍了“邓中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杂志各自工作的重点之后,突出强调哲学所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的优势方向。

会议围绕当前马克思主义工程中的主要问题展开广泛讨论。会议涉及的问题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如何结合?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如何生存?社会主义中如何看待剩余价值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运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具体实践?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与会学者认为,目前马克思主义创新研究有四个切入点:即价值观、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问题;所有制问题和市场经济问题;苏东解体之后新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的问题;如何理解当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问题等。目标直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不仅是领导的事情,更是广大哲学工作者共同参与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广大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者要更多地致力于价值观(发展的目的)、辩证法(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等问题的研究,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与会学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

第一,针对科学发展观问题,主张研究国家从发展观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形式发展轨迹;

第二,对于和谐社会问题,主张在具有创新机制和规划下研究它的途径和关键内容。

第三,在当前触及时代的重大理论问题面前,哲学所的确要传递自己的声音。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不能走“书本老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来。

第四,研究要有一定超前意识,不能盲目紧跟,要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有超前的战略视野。

会议最后指出,当前我们要对实际情况和我们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有清醒的认识。无论多大的理论问题,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理论原有的解释不再适应现实的时候,都需要创新思维。但是我们要分清楚哪些是过去解释得马克思主义(例如对现行所有制问题的解释),哪些是需要变化的地方,这正是理论研究的难点。也正因此,今天我们更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问题重新进行新的思考和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国家等基础问题重新开始研究。作为理论工作者,不能光发牢骚,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讨论的理论问题,无论是三大原理中的哪一方面,即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哲学,都离不开运用原理灵活解释现实的问题。生存活动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从传统或现实的生存活动中抽取原理的普遍性程度也不同,因此创新的思路会有很多。这是一个哲学观念更新的时代。这个工作从马克思那时起,就已经开始在做了。马克思主义工程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深厚而踏实的理论基础、需要敢于承担重大理论课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需要对把握改革开放的中国现实矛盾的高度敏锐。

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要保持和发扬哲学所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特色与优势,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多学科的关系。将这样的讨论会继续办下去,并邀请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