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高瑞泉教授应邀来哲学所作学术报告

作者:发布时间:2017-06-08浏览次数:148

 

201766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高瑞泉先生应邀来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作了题为“重建‘信德’:从‘信’的观念史出发的考察”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张志宏副研究员主持,副所长成素梅研究员以及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与了本次学术活动。

高瑞泉教授认为,信德丧失是现代道德危机的重要表征,重建信德既有现实的迫切性又有实践和观念的复杂性。从传统文化开掘重建信德的基础,可以集中于儒家经典中的观念史分析。古代儒家 “信”的观念,包涵了多向度的意蕴:“信”是一项重要的个人美德,主要体现为处理朋友一伦的原则,但必须服从孝悌的原则,所以在家族伦理中处于边缘的地位;“信”作为一项个人美德,既有存在论的意义,又有工具的意义——尤其在政治活动之中;在政治实践中,“信”具有“权”与“经”的两面性;孔子以后,由于的阐发,发挥为观念之形而上学。但在实践哲学的向度,后儒对的具体德目缺乏详明的讨论。

在观念史的考察之后,高瑞泉教授进一步提供了重建“信德”的建议。他认为,重建信德、对的传统观念作创造性转化,需要综合处理好之四项:主要通过稳定的法律制度与风俗内化结合的途径建立信用;以广泛的信用为基础,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信任度,使从单纯的私德扩充为公德;面向信任必须挂搭的信念世界,有待于建设合理的价值体系,实现社会团结;正视信念的超越向度信仰对于道德建设的意义,同时也扩充论辩的合理性来解决不同信念或信仰之间的紧张。

报告结束之后,张志宏对其进行了总结概括。随后,与会学者与高瑞泉教授进行了有建设性的交流。张志宏认为,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看,“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体系在汉儒董仲舒那里才得以完成,故以“五常”为参照系审视《论语》、《孟子》等经典,需要注意时代误置的风险。另外,他询问高教授,在当代语境下,应如何看待严复、章太炎等近代思想人物对传统文化中“信”观念的批评。赵克副研究员对基督教文化中“信”观念的希伯来精神因素作了补充。哲学所研究生董起帆提出问题,从《中庸》文本中对“自诚明”与“自明诚”之关系的论述来看,“诚”观念存在着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面。高瑞泉教授对上述评论和问题一一做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