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勇研究员做“马克思主义的语境化内涵”报告

作者:发布时间:2006-09-14浏览次数:1138

 

哲学所外哲室主任王才勇研究员曾游学德国十余年,对国外的情况比较熟悉。在最近一次出访德国归来后,2006912日上午,他在所里介绍了欧洲尤其是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的情况。

王才勇谈到,在西方,理论层面上,马克思并不是作为一个哲学家,而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出现的,在他所处的年代,他代表了被压迫者、被剥削阶级(工人阶级),同时他也预言,这样一个阶级代表了未来发展力量。

而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理论,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被逐渐淡化,在德国,人们将注意力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论转向社会批判理论。王才勇研究员提到,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政党在实践中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化:比如德国左翼党派——社会民主党,一战以前在公众中的形象,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而在近十年中,这些左翼政党的趋势是越来越淡化自己是“劳”(工人阶级)的代表的形象,不再注重“劳资”对立的矛盾,而是走上了一条中间道路,即关注社会现实,关注选民们的需要,重视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发展。

王才勇分析了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认为最主要的是“发展的压力”使得这些左翼政党不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理论。所谓发展的压力,即要考虑国家利益和社会总的福利,保持现有的社会福利不走下坡路,走出低增长的局面,尤其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发展势头下,要注重增强国力,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

当然,同右翼政党不顾社会中强弱者能力不同、一味追求单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不同,左翼政党认为,国家组织者应当建立一个理性平衡的发展目标,整个社会包括强弱者在内,应当得到共同的、和谐的发展。

王才勇指出,这一转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背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一直到二十世纪,西方法制和民主逐渐趋于健全,工人阶级有了维护自己权益的有效途径,并且这一体制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剥削机制渐渐消减。

至此,王才勇研究员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语境化,在西方是不言自明的必然之路。所谓马克思主义的语境化,就是指理论要随着现实的改变而发展,同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语境”的英文表述是“context”,又称“情境”,他认为,“细节决定成败,语境决定意义”,要把握文本或者说理论的意义,就要联系context,才能显现出准确特定的含义。

王才勇研究员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极大兴趣,大家还联系国情,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