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周山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此次研讨会主题的缘起与意义。在南昌举行的2006年中国哲学史年会上,有学者曾提到中国哲学的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山研究员认为,这样的归纳不是很准确。他提出,自胡适编写中国哲学史以来至今已有八十多年,但中国哲学精神究竟是什么却一直没有经过深入的讨论,更没有形成成熟公认的结论,而常常被中国哲学的特征或特点替代,甚至将民族精神、文化精神等误认为中国哲学精神。但如果连中国哲学精神都概念模糊、不能把握,又谈何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建构当代中国哲学体系!他希望这次研讨能够作为一个起点,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思考这个问题,能够对中国哲学精神有个自觉的理解和把握。
一、前人的论述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周山研究员介绍了
二、比较与对话
“哲学”这一概念本来就是舶来品,因此要探寻中国哲学精神,就不得不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研究。研讨会上,学者们对于两者的关系问题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
讨论中,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三、研究的视野
探究中国哲学精神,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与会学者普遍认为,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厘清一些重要的概念,明确这个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上海社会科学院《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杂志编辑部常务副主编曹泳鑫研究员提出,首先,我们要清楚界定究竟是“中国哲学的精神”还是“中国人的哲学精神”;其次,现当代社会变革以后,究竟哪些能代表中国哲学?是中国传统的哲学还是马克思化的中国哲学?
中国社科院郑涌研究员认为中国哲学精神应当是中国哲学最关键的点睛之笔,同时也是中国哲学的概括,可以扩展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哲学展示”,其切入点可以是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他提出应当细分中国哲学精神:其一,与权力结合,有帝王将相的哲学精神;其二,与知识结合,有文人墨客的哲学精神;其三,平民百姓的哲学精神。这三个方面应当综合考虑,尤其是第三个层面,这是中国哲学中最原生态的东西。
周山研究员提出,在今年召开的中国哲学史年会上,多数学者将中国哲学精神和特点归于儒家的理念观点之中。他认为,这样很狭隘,我们的视野应当投放到整个中国哲学中,而不是一家之言。
四、一些可行性路径
本次研讨会最核心的问题是中国哲学精神究竟是什么。虽然目前要以凝练的语言概括中国哲学精神难度很高,但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接近中国哲学精神的可能性路径。大家认为,通过探讨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接近共识。
上海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方松华研究员从三个层面探究了中国哲学精神。其一,历史层面,即从中国哲学的起源寻找中国哲学精神。从先秦子学时代可以总结出,“求道”是比较一致的精神,尽管我们对“道”还有不同的认识。这种精神发展到汉代转化为经学思想,开始注经工作。经过历史的发展,到清代又出现了逆转,也就是通过考据等方式注经,也就是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夏金华研究员从佛学角度谈了对于中国哲学精神的把握。他认为,中国哲学的理想境界或理想人格及其实践的方式途径是最能体现中国哲学精神的核心内容,他认为,佛学对中国哲学精神最大贡献,就在于理想境界的提升和多元化及其与之相应的一系列实践方法。如果以佛学的理想境界和实践的方式途径来概括中国哲学精神,就是以出世的立场或态度来做入世的事业。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蔡林波提出,中国人的精神诉求是关于人生、道德境界方面的。儒家事关人与人的关系,佛家事关人的精神终极追求,而道家事关人与自然关系。观察世界和人的方式各有特殊,最好能够在此中求通达。
在讨论时间里,与会的其他学者也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最后,周山研究员做了总结发言。他提出,中国哲学精神究竟是什么,目前还没有定论,但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传统的中国哲学只是已知条件之一,而且中国哲学的重心与中国文化的重心也不尽相同,那么不同之处究竟在哪里,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他指出,我们讨论和研究中国哲学精神,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责任。过去我们积累的都是知识性的个案研究,现在需要上升到学识层面,还要进一步上升到智慧层面,这是一个“闻道”的过程。几代人都力图完成这种责任,但是尚未完成。我们这代人要继续这个任务,这对后人也是一种负责任的交代。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周山研究员认为,中国哲学精神可以概括为“求道”二字,也可以扩展为“闻道”、“履道”,此次讨论本身,也是一个“求道”的过程。当然,本次研讨会对于探究中国哲学精神而言,还刚刚起了个头,今后,我们还将定期围绕这一主题举行研讨会,以期推动这一主题的研究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