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成素梅教授应邀到访哲学所,并举行了题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困境与走向》的学术报告。何锡蓉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
首先,主持人简要介绍了成教授及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的概况。该中心是国家重点学科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教授为该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并在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日本京都大学访学数年,学术成果丰富。此次访问意在强强联合,推进与哲学所的学术交流。
成教授的报告围绕三个主题展开,分别是:当代科学哲学面临的内在困境、当代科学哲学受到的外在挑战、科学哲学的走向。
成教授认为,自上世纪上半叶,逻辑实证主义为科学哲学奠基以来,其间证伪主义、历史主义、相对主义、新理性主义等流派的消长与更替,其中隐含的乃是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对峙。到20世纪末,这一对矛盾仍然在持续。实在论方面,尽管众多著作对问题的论证进路各不相同,但都是试图在吸收各种反实在论的合理批评的基础上,用新术语或新方法重新思考关于实在论的争论本身。这些视角无疑有助于更合理地理解科学。然而,问题在于,如果仍然沿着传统的研究思路,兼收并蓄地吸收反实在论的合理成份,很难摆脱各种形式的反实在论的威胁,特别是当考虑到科学知识产生过程中存在的社会因素时,对科学的实在论辩护更是举步为艰。这一困境表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彻底地颠覆传统的研究进路,必须更新传统思维方式的境地。
关于当代科学哲学受到的外在挑战,成教授认为,这主要来自一批人文社会学家以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对科学活动进行的研究。一批社会学家开始有意识地把研究问题的目标锁定为对科学权威的质疑,对知识的客观性基础提出质疑,对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所扮演的权威角色产生怀疑。社会学家把科学探索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重新概念化时,他们更注重研究科学知识产生过程中内含的社会人文因素所起的作用;注重揭示内在于科学活动当中的政治因素(例如,在公共咨询中的政策制定)。他们把科学知识看成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或者是政治谈判的结果,认为科学的成功并不是由能够得出正确结果的科学方法所决定的,而是由各种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共同决定的。其次,今天的科学受到了来自许多方面的攻击,并且,每一种攻击都否认科学能够向我们提供知识。不管是由于固有的性别偏见、欧洲中心主义,还是因为科学家的社会与职业兴趣,科学都像从前所认为那样可靠,而是不可信赖的和有致命缺陷的。因此,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要想既走出相对主义的困境,又能站在科学家的立场上赋予科学以实在论的理解,就必须进行彻底的洗脑,寻找在大科学背景下能够合理理解科学的新平台。
关于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未来走向,成教授认为,必须应澄清的是: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条件与社会因素并不是科学知识的“污染源”,而是科学知识的产生、保持、传播与变化的必要前提或基本要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一个维度和一种影响的“社会”因素与论据和理性的因素相并列,在知识产生与理论选择中占有了合理的位置,因而得出科学向我们提供的并不是客观的或确定无误的知识,科学不是一项理性事业的极端结论。事实上,所谓科学与人文的对立都起源于一种二值逻辑的思维方式,要么,基于成熟科学理论的成功应用,远离科学的具体实践过程,强调科学知识的真理性与客观性,忽视科学研究中必然内含的主体性因素;要么,基于具体的科学案例分析,强调科学知识形成与理论选择过程中必然蕴含的各种非证据类因素,由此而认为科学是纯粹的社会建构,得出科学提供的不是知识的极端结论。从当代科学研究的实践来看,这两种观点都是失之偏颇的,或者说,都是对科学的片面理解。从根本意义上看,这种理解的片面性在很大程度上都隐含了对科学方法论的信赖。正是基于这种潜在的共同前提,关于科学的文化与社会研究对理性主义科学观的批评与反叛,才能极大限度地颠覆了科学的客观性。在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中,科学哲学家应积极打破传统的二值逻辑的思维方式,在哲学的层面上更合理地理解科学。因此,正是从克服二元逻辑、重建科学的真理性和实在性的立场出发,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大致呈现出下列九个方面的基本走向:
(1)在本体论意义上,试图用整体的本体论的关系论(global-ontological relationalism)的观点取代传统本体论的原子论(ontological atomism)的观点。(2)在认识论意义上,用理论模型的隐喻论的观点取代理论模型的镜象论的观点。(3)在方法论意义上,用语义学方法取代传统的认识论方法。(4)在经验的意义上,用现象生成论的测量观取代现象再现论的测量观。(5)在语义学的意义上,用依赖于语境的隐喻语言范式取代非隐喻的字面真理范式(literal-truth paradigm)。(6)在逻辑的意义上,用多元逻辑的辩证思维方式取代传统的二值逻辑的思维方式。(7)在实在论意义上,用语境主义的实在观取经典实在观。(8)在知识论意义上,用社会知识(social knowledge)观取代个人知识(individual knowledge)观。(9)在价值论意义上,用语境主义的网络评价观取代追求确定性的单一评价观。
成教授以清晰的思路、通俗的语言和专业的底蕴揭示这一主题,引起哲学所同仁的极大兴趣。下午,科学哲学研究室的同仁与她进一步开展了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