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周可真教授应邀来所举行讲座

作者:白照杰发布时间:2018-07-19浏览次数:619

2018717日,我所举办“60周年庆”系列学术报告暨本年度“人文演讲”第10期报告。此次报告邀请周可真教授,以“创新思维:直觉与逻辑”为题展开演讲。

周可真教授是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顾炎武研究而闻名,近年于管理哲学、创新思维之研究颇为着力。本次讲座中,周可真教授认为,对创新思维的研究与近数十年来有关哲学研究对象认识变化关系密切。以往哲学研究主要聚焦于思维之理性和逻辑方面,而忽视对思维中更难以把握的直觉要素之研讨。而逻辑和直觉的互补,却正是创新思维产生的不可或缺的两面。因此,周可真教授明确指出,“文化哲学理应对发散思维以及与发散思维相关的直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思维进行研究,并把非逻辑思维置于它同逻辑思维的互相关系中来开展这种研究。”

接着,周可真教授对创新思维的具体内容做以全面介绍,包括创新思维的定义、创新思维与创新行动的同异、创新思维的类型和方法、发散思维的四个方面(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精致性)等内容,并认为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追求思维路线与思维对象的一致性。在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的方面,周可真教授提出构成创新思维条件的八种要素,包括:1、强烈的发明欲;2、澎湃的激情;3、丰富的想象;4、刚毅的意志;5、渊博的学识;6、信息的留意;7、及时的实验;8、开放的思路。并认为,以上八个条件尽管不是科学创新的充足条件,但科学创新必然满足或趋近这些内容。而后,周可真教授以诺贝尔奖得主著名药物学家屠呦呦女士为例,以其创新思维理论对之进行个案分析。

讲座后半,周可真教授对逻辑学在当代理论和实践创新中的作用做出高度评价。认为当下一切创新理论需符合逻辑学规范,否则便无法转化为能为他者提供借鉴的可靠工具。而与此同时,创新思维的正误,需要以是否符合逻辑来作为基本要求。

问答环节中,本所研究人员及外院听众就中国哲学中逻辑要素在先秦之后的发展、创新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现实应用、求索与索求的概念分歧等问题进行提问,周可真教授一一予以解答。期间,周可真教授透露其将哲学与管理学相结合,展开管理哲学的研究讨论和学术培养,将哲学与现实实践相结合,获得非同凡响的社会影响和现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