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研究员受邀在哲学所做学术报告

作者:刘舫发布时间:2019-01-11浏览次数:361


2019年哲学研究所将迎来建所60周年,新年伊始,系列学术报告也拉开帷幕。18日上午,上海社科院终身研究员周山在所会议室做了题为“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重心的当代转移”报告。所长方松华研究员主持了演讲。

周山研究员从五四运动的代表人物谈起,指出从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茅盾、沈尹默的籍贯来看,他们都来自长江沿岸地区,李大钊虽是河北人,因深受其师南通人白毓昆影响,仍可视为继承长江流域文化。接着,周山上溯中华文明源头,通过与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文明相比较,认为后者的文明是一元的,而中华的“两河”——黄河、长江文明各具特色,是二元的。从考古发现来看,“龙”是黄河文明的最重要表征,从典籍《周易》到皇家旗帜上的图案,都以“龙”为尊。“鸟”则是长江文明的最重要表征。因此,“龙凤呈祥”才是中华文明的完整表达。

随后,周山研究员聚焦长江文明,认为竹简的出土表明荆楚之地保留典籍,推进文明,成就最高。而老庄思想则奠定了长江文化圈的基本样貌。他回顾中国历史上唐宋明清的五次变法,起发动者都孕育于长江,而且最终都被来自黄河文化圈的北人所阻。最终,距离戊戌变法仅二十载的“五四运动”,终于胜利揭开了中华文明的新篇章。周山研究员指出,一般都认为此次事件起因于中国人接受西方思潮的启蒙,却很少有人从中华文化的“两河”二元角度来解释这次变革,其实“五四运动”完成了中国文化重心的“南移”。然而,目前国家对外展示和宣传中华文明时仍然使用属于“黄河文化圈”的符号和内容,说明对于中华文明中的二元视角还没有足够的理解,许多文化史和思想史的问题完全可以重新思考。

因此,最后周山研究员呼吁当代应该以中华文明“多元共融,各自表达”的高度深入展开研究工作,唤起民族的文化自觉,推动文明的发展。演讲后,周山研究员与师生进行了良好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