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举行“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政治哲学研究”专题讨论会

作者:张强发布时间:2019-05-06浏览次数:328

2019429日上午,哲学研究所“60周年庆”系列学术报告之校友讲座暨“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政治哲学研究”专题学术讨论会在哲学所会议室召开。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应奇教授(1990级校友)、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张志宏研究员(2000级校友)就中西政治哲学视野中相关重大论题展开对谈。本次活动由应奇教授和张志宏研究员分别进行主题演讲、两位主讲嘉宾就中西比较视野下政治哲学研究中的相关重大论题展开对谈及与会人员提问与讨论等三个环节组成。《哲学分析》副主编韦海波博士主持会议。哲学所毕业的往届校友、哲学所在职科研人员以及在校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首先,应奇教授和张志宏研究员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应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古今中西之争与哲学传统的养成》。应教授认为“古今中西之争”作为哲学问题,最初源自冯契先生的《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即:“中国往何处去表现为政治思想领域内的古今中西之争,这个争论又制约着哲学思想;古今中西之争具有特殊的地位,主要表现为历史观问题和知行问题;与中国近代哲学和西方哲学关联同样重要的,中国近代哲学同样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在近代的合乎逻辑发展。” 据此,应教授结合杨国荣的《体用之辨与古今中西之争》一文,指出杨国荣始终坚持冯契先生关于“体用之辩”作为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立场,指出“在‘体用之辩’的框架下讨论古今、中西问题,往往或者肯定二者的关联和互动,但同时又导向以主从、本末的维度去规定两者关系;或者注意到这两者的分别,但又趋向于将两者判然相分。这种现象表明,从‘体用之辩’出发去解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一开始便包含了自身的理论限度。”由此,他把问题的焦点引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哲学卷)》关于“中体西用”的讨论则更加体现出传统意义上的“体用”范畴虽有根据与表现、物体与功用的双向特征,但这两个特征无法承担“中体西用”的意义域,因为“中体西用”更加凸显价值与工具的关系,职是之故,“体用不二”更加注重在社会政治实践上强调体用相结合。果如是,则引进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双重互补视野来理解中国近代发展过程,更是对道体器用和器体道用提供一种新的解读。最后,应教授指出,“哲学活动的本性总是内在地指向一种新的‘扬弃’——毕竟,‘扬弃’也是我们所能设想的一部哲学作品的最好命运。”这或许是哲学上“观其会通”本真的心境。

张志宏研究员则从中国政治哲学的特点展开,提出中国社会形态的特点决定中国政治哲学的特点的观点。他认为,建立在宗法血缘基础上的中国古代社会型态,决定了中国古代思想的特点——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的二分,即宗法本身就包含心性伦理与政治两个面向。但同时又是二者结合的,孔子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点明政治和家庭伦理之不可严格区分;《大学》“八条目”亦呈现是从心性哲学到政治哲学的“一贯之道”,二者“不可须臾离也”。心性哲学与政治哲学作为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两大传统,共同构成儒家文化于中国人生命之意义。心性哲学的研究经久不衰,而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始自西方政治哲学的引入,因此厘清相关概念非常重要。

什么是“政治”?张志宏研究员指出,西方政治文化中的政治一词源自拉丁文;中国古代所谓政治的源头当属《尚书》:“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在儒家的意义上,政治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以正言政,《论语·颜渊》有云:“政者,正也”。此处的“正”乃匡正之义,即孟子的“格君心之非”,朱熹的“正人之不正也”之意;二是通过治的方式达到正,即达到一个正的效果——符合天道。《周易·系辞下》有言“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由此可知,中国古代所制定的一套制度、理念是符合天道的。“天道”落实到人本身,则是以人为本,亦即“民本”。

同时,政治学与政治哲学的旨趣需明辨。一般而言,政治学指政治的知识或政治的实践,而政治哲学则指某种理念。中国的政治哲学的核心观念是“仁义”,而据此通过各种具体的政治实践建立大同社会。但儒家的政治哲学并不和某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相关联,并不必然导致某种政治制度,而是强调在政治制度中实现仁义之道,推行仁义之道是其根本。如果把儒家的哲学思想从政治哲学的角度阐释,则可称之为“匡正的政治哲学”,它所秉持的“以民为本”的哲学理论,与现代社会所主张的民主政治相结合,则具有很强烈的现代观感与价值。

关于中西视野下政治哲学之比较,张志宏研究员认为二者可相互补充。西方政治哲学之根基在自然法,人是自然状态的人,享有权利。相较于此,建立在宗法血缘基础上的中国古代哲学更为注重伦理,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不应该在价值上分判二者孰优孰劣,更应关注两者在理论上的互补。最后,张志宏研究员以以鲁滨逊流落荒岛的故事为例,引出天赋人权无法解释的地方可尝试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加以考量的观点;但我们更应直视中国哲学过于强调关系而较少关注基本人权的观点。

由此观之,应奇教授报告的结尾归结到新儒家,而张志宏研究员回到了原始儒家。正是在这个语境中,会议进入第二环节,即两位主讲嘉宾就相关论题进行对话。

应奇教授表示,张志宏研究员的报告可从两个维度理解。其一,儒家政治哲学没有设定对应的政治制度,与晚清以来对儒学的理解相比较,还原“本真”意义上的儒家思想显得非常重要。其二,要理解儒家政治哲学思想和传统政治,就需重新理解其中超越的想法,对儒家普遍性与超越性的理解,需要处理好“共生”和“扩展”两个维度的关系。

张志宏研究员提出,现代新儒家对现实政治的关怀做的很好。儒家理论的归处总是指向现实,用他们的思想来关照现代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能凸显其价值和意义。

在与会人员提问及讨论环节,在座的校友们就“中国政治哲学的未来走向”、“技术之于社会之影响”、“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与自由主义之关系”等等更具普遍意义的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