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增强与人本主义的未来”学术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召开

作者:发布时间:2022-10-28浏览次数:83

1021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创新团队承办的“人类增强与人本主义的未来”学术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淮海路院部召开。此次活动是上海社会科学院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重大科研成果系列发布活动之一。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学者,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加了会议。

在开幕致辞中,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吴雪明对计海庆研究员的新著《增强、人类与后人类未来——关于人类增强的哲学探索》(以下简称为《增强》)的出版表示祝贺,也对科技哲学创新团队在成素梅副所长带领下取得的成绩和成果予以了肯定。在随后的致辞中,科技哲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成素梅研究员对院宣传部的学术成果发布制度表示感谢,认为成果发布会是一个把学术成果推向社会、推向应用的重要窗口;成素梅研究员还介绍了科哲创新团队“智能文明时代的哲学探索丛书”的出版计划,《增强》的出版是丛书的第一本,她表示这套丛书将是科哲创新团队在上海社科院第二轮创新工程中着力打造的标志性学术成果之一。

之后的新书发布环节中,计海庆研究员作了题为“人类增强与哲学问题”的主题发言,他认为“人类增强”是一个由现代高科技发展而引发的重要哲学问题。在2020年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中就有来自上海和湖南的两个学术团队分别获得了“人类增强”的重大项目立项,这是该问题具有重要哲学意义的一个证明。具体而言,“人类增强”在科技伦理、哲学本体论、生物学哲学和历史唯物论-技术哲学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在科技伦理中,人类增强提出的问题是:前沿科技的发展如何挑战了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在哲学本体论中,人类增强提出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反思祛魅的自然主义人类观和人本主义的人类观之间在观念上的矛盾和冲突,其中关键是如何继承人本主义的人类中心论;在生物学哲学上,人类增强提出的问题是:现代生物科技对人身体的改造、乃至设计,是否可以具有物种进化层面的意义;在历史唯物论-技术哲学上,人类增强提出的问题是:人类增强技术对人类身体的改变,是否以及将如何影响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关键概念的重新理解。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结合现代的技术哲学思想来重新思考人与技术全新的结合可能和模式。

在随后的与谈环节中,复旦大学生命医学伦理中心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杨庆峰认为,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对人类增强进行解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新视角;此外,对人类增强的考察也不应忽略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增强的界定是有差异的,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疗实践和医学伦理中对身体干预手段性质的不同理解。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 课题组首席专家易显飞提出,虽然人类增强这个概念初听起来有点科幻,但就像计老师提出的,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问题,而且值得我们用严肃的学术态度来关注,用哲学来进行反思。其后,易老师也向上海同行介绍了人类增强项目湖南课题组的研究思路和基本观点。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的闫宏秀教授提出,在人类增强伦理研究中不能仅仅从批判的视角进行单方面的拒绝,也应该用建构的积极的立场来理解和把握,以防在相关问题上得出片面的结论。复旦大学哲学系徐志宏副教授认为,人类增强技术的意义在于现代科技正在向人的有限性中注入无限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在丰富了人存在的可能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方面值得用科技伦理来仔细审视。

进入了学术研讨环节后,与会学者首先围绕“人类增强与人工智能”这一主题展开了研讨。首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坤如教授作了题为“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哲学反思” 的报告,她提出阐释人工智能技术、揭示人工智能的运行逻辑至关重要。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性、不透明性是人工智能系统的固有属性,通过立足于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相结合的技术伦理进路以及规范性和描述性相结合的应用伦理进路,可以揭示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因果相关关系,以此来构建基于因果相关性的可解释人工智能模型,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其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潘霁教授作了题为“融通共生:从媒介运作出发反思算法伦理”报告,他提出,在人的尺度外,将媒介系统的运行引入算法伦理的考量,将为算法伦理问题提供媒介学的洞见。媒介沟通系统的运作,要求“融通共生”作为调和人与技术关系的伦理基础。“融通共生”原则在个性推荐、资源分配和认同建立等算法伦理热点领域中形成了各种具体化的表达。第三位报告人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阮凯,他作了题为“情绪识别技术的问题、风险和规治”的报告,他认为,情绪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既能提升人的情绪识别能力也能增强机器的智能水平,进而可能带来新的人机交互革命。情绪识别技术有其特殊的理论基础和本质特征,它们必然地引发了相应的问题和风险。需分层次对该技术的理论基础与本质特点进行规范和治理。

在“人类增强与前沿技术反思”研讨环节中,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赖长生的发言题目是“延展认知的三重困境”,他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记忆真的可以被延展并由此得到增强吗?然后结合因果论、模拟论等当下主流记忆理论,他提出了一个三难困境:“延展记忆论题”和“记忆增强论题”与当代记忆哲学领域流行的“记得/再学习二分论题”不可兼容,三者不能同时成立。对这个三难困境的探讨和破解,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记忆的本质及功能。随后发言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后索引,他的报告题目是“身体现象学视域下虚拟现实体验的生成及增强效应”,他认为虚拟现实体验不仅能在行为层面增强人自身的认知能力、面对他者的交互能力以及构建生活世界的实践能力,还能在知觉层面扩展人对自身存在的知觉维度,加强人与他者的共情连接,以及丰富被知觉世界的呈现方式。这些身体体验的增强则使人主体的存在方式发生了虚拟化、交互主体化和信息化等具有后人类特征的转变。最后一位发言的是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张青老师,他的题目是“脑机接口技术的精神干预与伦理思考”,他认为精神疾病治疗研究中脑机接口技术的使用,为这种探究提供了一个医学与技术面向的窗口。但由于研究的探索性,特别是有创伤性技术手段,需要对大脑施行侵入性电极植入,由此引发了广泛的伦理关切及哲学思考。技术干预下对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除了传统生命科学研究的伦理审查,技术对患者作为人的主体与自主性权利的僭越是不可忽视的。现在亟需达成精神疾病脑机接口研究伦理的专家共识,并对如上问题的解答提供理论的基础。

    最后在闭幕环节中,成素梅副所长用三个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做了会议总结,首先,在人文研究涉及现代科技主题时应避免缺少客观依据的臆测成分,人文学者要对科技前沿和进展作准确和细致的把握,这样才能客观地评价科技发展和意义。其次,人类增强技术提出的是人的精神是否可以被技术化的难题,这其中蕴含了许多悖论,因为人类增强技术的根本特征就是自反性。第三,智能文明时代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更是一个守护人性的时代。但怎么理解人性,怎么理解人本身,这是人类增强这个话题引出的一个技术必须要回答的大问题和难问题,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