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所“学科建设、科研管理 与研究生培养等工作咨询会”顺利召开

作者:发布时间:2023-06-10浏览次数:10

202366日,哲学所采用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召开了“哲学学科建设、科研管理与研究生培养等工作咨询会”。本次会议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我院展开主题教育活动和调查研究的具有要求,综合学习鲜活经验,查找影响和制约哲学所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其和短板弱项,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和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化推进,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哲学研究团队,获得操作性强的破解对策和建议。本次咨询会邀请到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科技哲学、伦理学五个学科方向和学术期刊的9名专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咨询会由哲学所副所长成素梅研究员主持。 

9位专家结合自身经验和体会,就哲学所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工作给出了独到建言和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原研究生院院长、哲学学院一级教授刘大椿先生认为,传统的哲学学科研究研究生培养等在当代科技迅猛今天的体现出极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哲学落后于科技的发展,落后于变化的世界,落后于逐渐和日益增多的问题;哲学把自己定位为以解读本文为主的封闭学科,已经与时代和社会脱节。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在于:加强科技和人文的交流整合;要关注伦理;重视实证数据和实际案例研究;加强与社会需要相联系;引入新兴研究领域和方向,关注当代社会热点问题。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局限在于:以经典和权威为中心,以教育者自居,因此缺少问题意识,缺少创新的冲动,缺乏实证的研究,缺乏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解决问题的重要的方式在于:树立创新思维,进行跨学科的合作,主动和科学、技术、工程等相结合,在结合中求发展;以实践为导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超越理论优位和思辨倾向,以全球视野解决与人类相关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围绕社科院系统哲学学科发展以及社科院系统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谈了自己的独到看法。他指出,社科院系统哲学学科跟高校的哲学学科存在两个很大的不同:社科院系统重专门化,高校重全科性;社科院系统哲学学科解决问题的功能性或者职能性作用越来越显著。由此面临着两大挑战:其一,要具有专门的学科视野,同时需要具备思考大问题的能力;其二,要满足学科自身的评价,即获得圈内人士的认可,同时要满足国家的需要。为了应对针对这两大挑战,社科院系统需要建立多元的科研评价体系,需要平衡个体研究与集体研究或个人专门化研究与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研究这两者的关系。平衡的路径是实行协同研究,也就是让大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业方向上,围绕一个共同目标,把自己的潜能调动起来,然后形成一个合作的关系、共同利益的关系。当然,这意味着还需要搭建一个共同的研究平台,从而可以利用各学科自身优势形成共同研究。事实上,就研究工作而言,只有好坏之分,没有基础和应用之别,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要一体化。基础研究一定要有一个现实维度,要有个问题导向维度;对策研究归根结底要依托一些好的基础研究才能产生。总而言之,社科院系统要尽量通过那些大课题的整合,形成一些共同研究的平台,然后通过共同研究平台挖掘各学科的潜力,使各学科都能在重大问题上给出自己的回应。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哲学所前任所长童世骏教授以其真知灼见启发哲学所同仁们首先考虑自身特色,找到独特优势。他指出,从个体角度来说,最好在个人专长、个人兴趣、学科脉络、社会需要、团队分工这5个方面,找到结合点。从所的层面来说,做到使研究生教育辐射全所各方面的工作,由点及面思考整个哲学所发展的每项工作;其次,把《哲学分析》作为一个重要抓手,集所长力量,借助杂志平台,加强栏目建设,推动学科和学术发展;第三,结合自身的学术传统,搭建和发展哲学所内的学术平台,不断做出学术品牌,就像我们曾经的经济伦理和现在的科学哲学,甚至还可以尝试结合所的特长做一些哲学普及工作来形成品牌。

东南大学人文社会学部部长樊和平教授共享了他的团队在持续15年左右的时间内就中国公民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的一系列调查研究中所得到切身体会。他指出,调查的目的是在文化传承与服务国家战略这个事情上找到平衡点,他们不仅在调查过程中建立了一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数据库,而且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了许多真正的中国问题和理论前沿,特别是发现了许许多多不同于我们从西方引用过来的问题,发现了许许多多不同于我们仅从理论得来的问题。他认为,人文科学不能社会科学化,要坚守人文主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理论前沿问题,完成服务国家战略和文化传承的理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常务副主编付长珍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其一,哲学学科具有学科性和超学科性相统一的特点,接着,她结合自己的伦理学专业谈了针对这一特点所做的努力:在面向实践的同时,对实践问题提出理论的反思,提出应对的方案。比如,重新反思我们原来已有的一些常识,重新审视中国伦理学当中的一些厚概念,包括以前习焉不察的那些概念。在反思的过程中,实现各种转向,包括超出原有学科,转向其他学科等;其二,伦理学知识的新特点。她认为,我们以前讲的知识都是普遍性确定性,而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伦理学作为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思考,提供的是另一种形态的知识。此外,她还就自己一直从事的学报介绍了一些想法和做法,特别是一直在尝试突破学科,有意识地在超学科问题上做工作,把问题放在超学科平台上来考虑。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创系系主任、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教授认为,哲学的本义是理性论证,即追问一切理论、思想、行为、制度、文化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并给出哲学论证,而中国文化中恰好缺乏理性论证,也不擅长,把哲学当工具用,当做别的东西的表达、反映。事实上,哲学真正的使命应该是生产思想,提供思想,并用这个思想用来指导行动,而不是先有行动,然后来论证行动如何正确。他结合自己曾在中国社科院工作的经历谈到,社科院的最大优势是授课任务少,氛围宽松,可以潜心读书,撰写论文,有助于成就个人学术生涯。他建议,哲学所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创造宽松的氛围,鼓励年轻人多发表论文,提供交流场所,就像大学的高研院一样,不折腾,做到无为而治,创造学术生产的条件,使大家发表更多成果,产生更大影响。 

上海大学伟长学者、哲学与社会科学部前任部长王天恩教授从一体化趋势谈起。他认为,现在某种意义上越来越多的重要问题都呈现一体化特点,哲学也是这样。在这个意义上,与高校比,社科院哲学所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它可以适当地脱离高校固定的学科设置,真正立足于哲学自身,去进行一种哲学的一体化发展。其实,不仅哲学本身是一体化的,哲学与其他学科也有一个一体化的趋势,或者可以说,哲学渗入各种学科中。他建议,我们要把握这种一体化趋势,并顺势而为。建议哲学所在科研管理和研究生培养上,向着更有利于哲学本身的一体化方向努力。

武汉大学哲学系学院前任院长朱志方教授主要结合社科院的体制特点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首先,他谈了社科院哲学所可以努力的一些方向: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争取更大的知名度;争取更多第一梯队的著名学者;进一步争取产生在全国或者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学科设置可以争取更多独立性,不一定要按照教育部的二级学科来设置;网站成果宣传可以加大。结合这些方向,他给出了几条建议:哲学所要考虑以学术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为主业,要考虑加强在华东地区和长江沿岸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哲学所要想法设法促进一些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出现;哲学所要考虑在机制方面做一些试验,比如:要突出哲学所的这样一种高水平的发展和高水平的学术,要确定几个重点的研究方向,要组建重要团队,要与各大高校,包括国外的大学之间建立一种人才共享机制,要与高校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要通过访问研究员、双聘制或延聘等方式扩充科研队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谈到,社科院的主要特点是做研究,社科院哲学所可以不上课,因而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这是一个很大优势。现在的关键是要发挥优势,形成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其次,关于社科院的人才梯队建设,他指出,人才经费固然重要,但机构自身的活力、机构作为共同体的这种氛围、人才可以施展的空间同样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这是一种软性的文化的东西,注意养护这一研究共同体的氛围,自然就会生长很多东西。

9位专家给出咨询建议后,五个研究室的室主任、《哲学分析》编辑部主任就博士点申报、学科发展困境、研究的根基、个性化发展、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如何加强研究生培养、如何寻找和设计刊物的好的选题等方面的困惑,与各位专家进行了自由交流。专家们释疑解惑,给大家提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和参考意见,特别是,他们强调哲学所要充分发展优势,要以深厚的学术和真诚之心去面对现实的真正问题,要充分利用高校教学资源去做好相关工作等。

最后,哲学所原所长方松华研究员作了总结发言。首先,他认为,社科院作为资深学府、高端智库,经常做出谋划策的事,但很少有机会反省自己,今天的专家咨询会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反省的机会。由此,他勉励在座的青年科研人员努力作为,力争将来成长为出色的哲学家;其次,哲学所向来注重营造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和时间自由的氛围,一切为了学术,始终鼓励大家追求卓越,希望大家今后继续营造哲学所的良好氛围,使哲学所成为像家一样的存在。

咨询会时间虽然短,但大家深感收获颇丰,起了良好的咨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