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所举办“哲学与日常生活青年论坛”

作者:发布时间:2023-09-08浏览次数:353

2023831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室主办的“哲学与日常生活青年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顺昌路院区举行。本次会议上,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十位学者,以“哲学与日常生活”为主题展开讨论。

会议第一场(早上9:30-10:45)的发言人分别为来自复旦大学的祁涛副教授、来自南京大学的黄玮杰副教授、来自南京大学的李乾坤副教授。

祁涛报告题目为《辩证意象:重提历史的可感知性问题》。在报告从本雅明哲学方面解读生产时间性和日常生活时间性概念,剖析了晚期资本主义在时间性上的永恒性和停滞性特征。黄玮杰报告题目为《叙事与时间性认知》。报告以叙事概念为核心阐明了,在当代哲学中,叙事被视为主体对时间中各要素的整合性认知功能,历史与生活在此被抽象为相近的时间性结构。当代法兰西理论致力于将囿于个体意义性筹划的时间性体验抽离出来,溯因为无意识结构,后者受制于被文明和权力裹挟的叙事话语。李乾坤在《无名的统治:新马克思阅读价值形式分析的政治哲学》的报告中指出,新马克思阅读运动对马克思价值形式分析的阐释有着政治哲学的维度,总体看来,新马克思阅读在政治哲学的探讨上陷入了逻辑的围城和解放议程的缺失之中。

会议第二场(早上11:00-12:00)的发言人分别为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的闫婧助理研究员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陆凯华副教授。

闫婧的报告题目为《扬弃民族国家: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新探》。在报告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市场”存在着对民族国家的扬弃,通过对“世界市场”拓展进程的历史分析,马克思揭示了“世界市场”何以助推传统民族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传统进一步构想了“世界市场”超越民族国家的可能性。陆凯华在其报告《“比黑格尔还黑格尔”,抑或引向“唯物主义”?——评〈历史与阶级意识〉1968新版序言中的物化概念及其“唯物主义”定向》中从卢卡奇的反思,即卢卡奇抓住物化问题、将社会批判上升为哲学问题,在社会历史中确认主客同一体开始,梳理当代学者对卢卡奇的批判,并给出评价。

会议第三场(下午2:00-3:45)的发言人分别为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任政副研究员、来自复旦大学的张寅副教授和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康翟副教授。

任政报告题目为《现代都市空间生产下日常生活与消费主体的再生产逻辑》。任政指出,伴随着资本主义都市化进程中资本积累模式与剩余价值榨取方式的转换,现代都市空间生产成为资本扩张与增殖的全新模式。资本通过对都市空间生产的操控,实现了对日常生活及其主体的再生产,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辩证逻辑关系。张寅在《〈对女性的恐惧〉+〈工资反对家务工作〉+〈超越身体边界〉导读》的报告,介绍了此三份文本撰写与发表的时代背景以及文本所传递的核心内容与思想。康翟以《数字化生存:表征、生成与限度》为题做了报告,并指明,面对当下正在进行的产业革命及其多重后果,研究依然较少就数字技术条件下人类生存境况进行专题性展开,为了深化对数字技术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的认识,有必要从资本与技术的双重逻辑入手,阐明数字化生存的生成、表征及其内在矛盾。

会议第四场(下午4:00-5:00)的发言人分别为来自同济大学的周爱民副教授和华东政法大学的张大卫副研究员。

周爱民在《重思承认理论与人的解放》报告中介绍了,霍耐特创立的承认理论所面临的两难困境,即一方面可能偏离现实的社会斗争,另一方面,可能跟在现实的社会斗争后亦步亦趋,从而失去批判维度,为此,有必要修正霍耐特对承认行为的理解,添补更为基本的承认关系。张大卫报告题目为《德国革命观的演变: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报告提到,康德、黑格尔以及马克思的革命思想标志着革命观在德国经历了一场重要演变:康德拒斥革命,康德之后的黑格尔通过“正义的扩充”理论证成了革命的可能性,而针对黑格尔的观点,马克思提出社会革命对市民社会的革命的超越。

每场报告均由评议人进行点评,主讲人加以回应,讨论氛围热烈,内容细致深入。学者们对此次研讨会议给予了满意的评价,表示期待下次相关议题的研讨。至此,“哲学与日常生活青年论坛”研讨会议圆满结束。

(作者:张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