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基本范畴圆桌会议纪要

作者:刘朝博发布时间:2023-11-30浏览次数:10

20231124日下午,伦理学基本范畴圆桌会议在上海社会科学院顺昌路院区五楼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伦理学研究室、上海市伦理学会主办。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以及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和《解放日报》《探索与争鸣》的18名学者参与发言或评议。

首先,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伦理学研究室主任赵琦致开场词。她总结了之前两届圆桌会议的情况,并指出选择“伦理学基本范畴”为主题是希望能够通过回到伦理学范畴,打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科学哲学各自对伦理问题研究成果的学科壁垒,切近伦理实践本身。最后赵琦简单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题议程,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此次圆桌会议分为三场。第一场的主题是“伦理学基本范畴”,由《解放日报》首席编辑夏斌主持和评议。

上海财经大学李育书教授作了题为“个体伦理地位”的报告。李老师首先介绍了“个体”概念在哲学史上的发展,指出当下社会道德学说是以个体为前提的。但个体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后果,引发了今天对个体的担心,李老师提出,通过“个体的自我建构”来消解个体带来的消极后果的方式是具有可行性的,也是有待讨论的一个话题。

上海师范大学郝春鹏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作为共同体要害的‘骄狂’”。郝老师首先介绍了《乌托邦》一书的结构和主旨,接着引出了骄狂与共同体的问题,郝老师介绍了骄狂的“要与害”、乌托邦与骄狂的关系、哲学家们对骄狂问题的解答;最后,郝老师指出共同体的要害是骄狂,但应该从两方面看,骄狂在乌托邦中是“害”,在私人生活中是“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

上海社会科学院赵琦副研究员接着做了题为“‘共同体’概念辨析”的报告。赵老师首先简介了共同体概念在哲学史上的发展以及共同体概念的内涵——基于共同之处的联合。其次,她认为西方共同体概念具有三大特征:“交往”和“分享”是共同体的本质、团结和友爱是共同体的生命力,以及共同体是具有伦理属性的有机体。最后,赵老师指出西方共同体理论的优点在于提出了一套统一的价值体系来实现其内部成员实现团结友爱,缺点在于不同共同体之间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较差,对内的友爱的另一面就是对外的排斥甚至仇恨。

之后,上海财经大学刘旻娇副教授作了“论‘德’”的报告,刘老师分享了当下流行的一种以“美德伦理学”来阐释中国哲学的视角。刘老师认为中国伦理学中的概念与西方的美德伦理中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等同,虽然二者的一些名词之间存在相似之处,但不能完全的一一对应,中国伦理学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美德伦理学。

本场的最后,复旦大学张奇峰副教授作了以“重思道德辩护与道德运气”为题目的报告。张老师重新思考了之前做出的有关道德辩护和道德运气的报告,分享了重新阅读威廉斯的相关著作后对道德辩护、道德运气问题的全新见解。《道德运气》是威廉斯的代表作之一,对当代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夏斌老师点评后,华东师范大学苟东锋副教授等学者对报告提出了问题并进行讨论。


第二场的主题是“中西思想与应用中的伦理范畴”,由上海师范大学乐小军副教授主持和评议。首先作报告的是华东师范大学苟东锋副教授,他的主题是“作为中国伦理学范畴的名”。苟老师首先介绍了在中国哲学中道德与伦理的概念,引出了“名”的概念,而名在伦理学方面主要指“名分”和“名声”。之后,苟老师进而就“名”、“正名”、“名与德”、“名与权”、“名与利”等概念在中国哲学史的不同时期尤其是汉代和宋代的不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探讨。他认为,近代以来,“名”的权力下放导致了传统上“德福一致”的人文主义机制的崩塌,从而陷入了一种新的问题当中。

接下来上海社科院丁毅超老师作了“爱作为环境伦理的首要行动原则”的报告。丁老师首先论述了西方政治哲学中分配正义的困境,进而引出由分配正义的困境带来的环境伦理问题。丁老师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爱”,他介绍了以爱为首要的环境伦理实践原则的内涵及其意义,认为以爱为主导的原则可以突破理性的自利动机,通过自我牺牲引发崇高感,同时还满足了环境伦理的现实需要。最后,丁老师还对可能的质疑进行了回应。

同济大学樊黎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古希腊哲学中理论与实践之关系”。樊老师以古希腊哲学的根本任务——“照料自我”为切入点,提出了“精神操练”的概念,介绍了这一概念在哲学史上的发展路径以及对这一发展路径的质疑。之后樊老师深入探讨了柏拉图哲学中的两个面相以及柏拉图哲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之后华东理工大学李秋祺老师作了以“元宇宙的伦理问题”的报告。李老师首先介绍了元宇宙的概念,之后简单介绍了柏拉图的“洞喻”。李老师以当下流行的游戏为例,认为元宇宙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对柏拉图洞喻的倒置,是一种颠掉的柏拉图主义。

最后,上海社会科学院韩玮副研究员作了“尼采的‘机器时代’沉思”的主题报告。韩老师认为,尼采在技术思想上的看法是折中的,不仅对技术抱有较高的期望,还怀有不少的警惕和恐惧。之后,韩老师分别从 “对技术和目的反思”、“对机械论和有机体理论的克服”、“对科学的技术化倾向的批判”三个方向对尼采的技术思想进行了重构。

上海师范大学乐小军教授、复旦大学张奇峰副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赵琦副研究员对上述报告进行了提问、讨论。


会议第三场的主题为“伦理范式中的范畴”。

上海理工大学刘科教授报告的题目为“从利益看道德主体性的另一种可能”。刘老师解释了以利益为视角谈论道德行为的原因,即密尔提出的福利与自由的冲突——自由与幸福谁更优先的问题,之后刘老师介绍了罗尔斯以及阿马蒂亚·森对此问题的回应,并对罗尔斯和森的观点进行了评述。

接下来,上海社会科学院邹蕴老师作了“儒家美德伦理中的文质之辩”的报告。邹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国伦理学史上的“文质之辩”,接着引用《论语》等经典中的相关原著以及不同学者的经典论著详细论述了文与质的概念。最后,邹老师澄清了了庄子对“礼”、“文质”的看法,庄子反对的是一种“虚文”,一种“礼之质”与“礼之文”的分离,但对“礼之质”的理解是同一的,孔子与庄子两位哲学家的目的地是一样的,但是通向终点的方式不太一样。

上海财经大学刘松青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论责任概念”。刘老师首先论述了概念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概念工程”的概念,并探讨了布莱克本的“哲学是一种概念工程学”的观点。之后,刘老师论述了四种概念缺陷以及概念责任。刘老师以语言哲学的方法分析责任概念,为伦理学相关探讨提供批判性的视角。

上海师范大学王艳秀副教授作了题为“政治德行范畴下的伪善”的报告。王老师首先介绍了马基雅维利的三种不同的欺骗,并对马基雅维利对伪善的辩护进行了评述。之后,王老师进一步从历史、命运与德行的角度对伪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追问。最后,王老师论述了伪善的度量与边界的问题,认为“经由伪善塑造出来的秩序与对此秩序的消解是同一个过程”。

最后,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庆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当代伦理学视域下的功利主义”的主题报告。马老师首先解释了谈论功利主义的原因,然后举了两个伦理学史上的经典困境,引出了常见的对功利主义的误解和批评。之后,马老师尝试对功利主义的批评进行了回应和评述。最后,马老师认为,对功利主义的讨论,蕴含了诸多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当今对功利主义的看法过于简单,不论是支持或批评功利主义,都需要大量的复杂且困难的论证。

1124日下午6时,会议在与会各位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嘉宾们围绕“伦理学基本概念”的问题各抒己见,从不同的二级学科出发,分享自己对某个伦理学概念的研究成果,形成具有启发性的思想碰撞与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