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所举办“人文科学的知识论演化和评价”高层论坛

作者:张倚婷发布时间:2024-05-21浏览次数:163

在知识论研究中,自然科学知识占有优势地位。然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可验证性特征很难在人文科学知识中体现出来。人文科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理解、体验和感悟,这样,如何评价人文科学知识变成值得研讨的问题。2024年5月21日,上海社科院哲学所与《哲学分析》编辑部共同举办了“人文科学的知识论演化和评价”高层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发起,并受邀作主旨报告。论坛邀请了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社科院等单位专家学者三十余人参会。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成素梅教授主持,上海社科院院长王德忠教授致开幕辞,王德忠院长首先代表上海社科院对参加“人文科学的知识论演化和评价高层论坛”的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对上海社科院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敬意。然后,王院长就会议主题谈了自己的见解。他说,历史地看,虽然美国科学史家萨顿在1924年提出的“新人文主义”主张,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在根基上共属一体,都是人性的产物,但自英国科学家兼小说家斯诺于1959年在剑桥大学的讲座中首次提出“两种文化”以来,科学的强势发展,使自然科学的知识评价标准占有主流地位,甚至成为人文科学知识的评价标准。王院长认为,这种状况简化了人文科学知识的多元性与复杂性。近来,ChatGPT、Sora和GPT-4o的推出,对人文学科的发展带来了的冲击越来越大,如何看待或评价人文科学知识的产生、演变问题成为越来越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跨学科问题,他相信本论坛在高水平的跨学科对话基础上一定能够深化理解。最后,王院长简要地介绍了上海社科院的发展历史,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原所长方松华教授代表哲学所致辞,他介绍了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的建设发展史与近年取得的学术成果,并指出在各学科垂直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益加割裂的今天,如何理解整个人文学科领域的知识的价值,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而以“人文科学的知识论演化和评价”为议题举办高层论坛的意义尤为重大。

 


上海社科院院长王德忠教授作开幕致辞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成素梅教授主持开幕式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原所长方松华教授代表主办方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编辑部原主任赵培杰教授主持了第一场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原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张江教授“人文科学的知识生产问题”为题作本次会议的主旨报告。张江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知识与价值是不可分割的,知识本身包含有价值,没有价值的知识不会长久留存,同时,价值判断最终应转化为知识,否则价值也难以留存。张江教授认为,阐述学架起了知识与价值融通的桥梁。在中文语境中,“阐释”和“诠释”具体不同的含义,“阐”字具有“开放、协商”的含义,而“诠”则相反,具有“自我之中的体悟”的意义,这两个词语在学界常常被混用,事实上,其间的差别是不容忽视的,阐释是一个开放和协商的过程,阐释是精神科学的唯一存在形态、是精神科学生产的唯一方式。为了让与会代表对阐释论有更详尽了解,张江教授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他在《社会科学战线》上发表的《关于阐释论的提纲》一文,并诚邀诸位学者发表意见。张江教授报告完毕以后,与会学者围绕张江教授的观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原总编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张江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编辑部原主任、《美学研究》副主编赵培杰教授主持会议

 

第二场会议由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原所长方松华教授主持。人文学科的最重要工作之一是经典解读,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童世骏教授通过对100年前发表原稿的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来表达他对人文学科方法论的见解。童教授的讨论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在宏观层面上,他认为对《提纲》的理解涉及“分组”、“语境”和“基本范畴”这三个角度;在微观层面,他认为提纲的理解涉及形式(提纲)、版本(原稿和编辑稿)、标点(如重点号)和翻译(如“die menschliche Gesellschaft”应译成“人的社会”还是“属人的社会”)这四个方面。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童世骏教授作学术报告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孙国东教授作了关于“阐释和叙事在中国政治哲学自主建构中的运用”的报告。孙国东教授首先介绍了当代政治哲学的“阐释学转向”,并比较了西方和中国政治哲学“阐释学转向”的区别,并进一步联系中国政治哲学与历史现实实例,介绍了基于“公共阐释”的“阐释政治哲学”,最后,孙国东教授提到政治政策叙事也是阐释的一种方式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孙国东教授作学术报告

 

上海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上海大学中文系曾军教授围绕“中西互鉴中的经典阐释学方法论体系构建问题”作了报告。曾军教授在报告中说,阐释原则上受制于对象,阐释对象如文献的经典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阐释者的阐释立场、态度与方法,具体而言,在同一个地区与同一个年代,不同的文献的经典程度的高低往往限制着阐释者的阐释方向;而同一个文献在不同年代也有着“经典化”和“去经典化”的动态发展的变化的过程。最终,需根据文献的经典程度与其所处的经典化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阐释立场、态度和方法,构建动态开放的经典阐释学方法论体系。

 

 

上海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

上海大学中文系曾军教授作学术报告

 

在童世骏教授、孙国东教授、曾军教授分别报告以后,会议进入讨论环节。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成素梅教授基于科学哲学的角度,以物理学定律与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为例,阐述了“阐释”或“解释”概念和“说明”概念之间的不同,与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取得了基本共识。

第三场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上海社科院哲学所教授姜佑福的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陈嘉明教授作了题为“想象、可能性与‘视其为真’”的学术报告。陈嘉明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与上海社科院的缘分,并提到想象在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活动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此陈嘉明教授还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观点,认为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陈嘉明教授在报告中提出想象的一种运用方式为阐释,而想象在阐释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想象为阐释提供了理想化的环境与选择、想象产生出的假设作为前提有助于从逻辑上演绎出想要论证的结果、想象演绎出的结果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知识。

 


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陈嘉明教授作学术报告


 

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姜佑福教授主持会议

 

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王天恩教授作了题为“人文科学中的超诠释及其机制意蕴”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王天恩教授澄清,“解释是根据其内部关系说明对象诠释是根据其外部关系理解对象。而诠释循环是解释和诠释构成的双向循环,在信息科技中已经拓展为双向循环生成机制。王天恩教授进一步提出,在人文科学中,由于不仅知识生产者而且对象都具有诠释能力,二者构成特有的超诠释,生成诠释的复合循环结构;超诠释循环这一重要机制不仅决定了人文科学知识评价的特殊性,而且晓示了人文科学知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必要性和具体进路。

 

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王天恩教授作学术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付长珍教授作了题为“捍卫伦理知识——基于儒家德性论的进路”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付长珍教授首先介绍了知识论的德性转向,随后提到在摩尔《伦理学原理》一书出版以后,寻求伦理学知识的科学化和理论化一度成为现代伦理学探究的重心。付长珍教授进而区分了伦理知识和伦理学知识,强调实践科学的知识的特点恰恰是既不普遍也不必然。最后,付长珍教授认为伦理学的第一使命是寻求人类的共生之道。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付长珍教授作学术报告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张志宏教授“传统文化的认知逻辑与思维范式”为题展开报告。张志宏教授强调在中华文化中,逻辑形态的思维与具身感知的心理共同构成了认知思维的基本范式。张志宏教授以中医举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范式,即从宏观到微观从时间到空间从整体到部分从静态到动态从现象到本质各个方面对认知对象以及其他事物的关系进行遵循自然之道的全面把握。此外,张志宏教授认为《周易的出现是为了追求必然的东西,这也是周易的重要特点,而《周易致思方向强调知行合一,要求人们在对对象的认知中明确认知的一种实践目的性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张志宏教授作学术报告


陈嘉明教授、王天恩教授、付长珍教授、张志宏教授分别完成报告以后,与会人员就中国哲学与外国哲学的不同角度对“知识”的定义问题、王天恩教授提出超诠释循环问题展开讨论,取得了有益的进展。

第四场会议由上海社科院哲学所计海庆教授的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Intelligence与两种文化”为主题作学术报告。首先,郁教授介绍了麦克黛克的《人工智能往事》,该书深入探讨了两种文化问题,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科学与人文交汇的多种可能性。其次,郁教授从赖尔关于智力的哲学论述出发,考察了知识分类从古典向现代的演进,强调科学和人文之争是现代性的重要特征。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作学术报告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计海庆教授主持会议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王幼军教授围绕“从‘理性人’到‘平均人’——社会定律的数学构建”这一主题展开报告。王幼军教授在报告中介绍,十八世纪的道德科学以揭示人的行为和信仰的理性为目标选定的研究对象是理性人,而至十九世纪,随着统计学的发展及其与概率的密切结合,理性人的思想渐行渐远研究焦点从考察部分个体的理性判断和行为选择转向了考察社会整体现象的一般规律,在这个过程,凯特勒基于概率和统计数据考察而提出的平均人思想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王幼军教授作学术报告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施璇教授作了题为“人文科学的内部碰撞与哲学之问——以‘经济人’与‘社会人’之争为例”的学术报告。施璇教授通过生动的生活例子,解读了布迪厄的礼物经济理论,由此进一步地阐述上世纪90年代法国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思想争论,而这个争论本身其实逐渐打破了学科壁垒,人文科学内部各学科的交流最终往往落到对哲学问题的思考之上。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施璇教授作学术报告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赵琦教授作了本次会议的最后一个报告,该报告围绕“从实践智慧到实践知识——论实践知识的普遍性与相对性维度”题目展开。在报告中,赵琦教授在中西比较的基础上介绍了实践智慧与实践知识的关系,并阐述实践知识的相对性及其解决思路。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赵琦教授作学术报告

 

第五场会议进行了讨论总结,由上海社科院哲学所赵司空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张江教授回顾了本次会议中不同学者所阐发出的核心观点,并再一次强调以“人文科学的知识论演化和评价”为主题举办高层论坛、联络京沪两地不同学术领域的高级专家在关键问题上取得共识对于人文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张教授还鼓励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同仁可以搭建跨学科交流学术平台,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学派。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成素梅教授在会议总结中认为,本次会议围绕人文科学知识相关问题,特别是知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跨学科研讨,这种研讨在人工智能技术大发展的今天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会议对于提升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的学术影响力、活跃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的学术氛围具有长远的意义。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赵司空教授主持会议

 

 

 

与会学者合影